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主力动向>>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巡航:5G利好是否会重蹈覆撤农民:大盘关注中轨得失

玉名:热点异动多而持续性差一狼:等待下一个时间窗

老兵:维稳指数仍难掩惨烈老孙:中阳反攻形态或展开

股指:6月A股迎开门黑掠鹰:反复折腾倒梯形主力吸筹

灯塔:诱空杀跌后再上拉股海:多空暂平出大招防受伤

彬哥:谁主导了大盘尴尬行情风云:没有大跌就是强了

先河:大盘维持横盘震荡格局孤城:明天拉升时间合适

  • 易会满亮相新闻联播12股获机构看好股价却大跌
  • 这两大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第一批AI诈骗
  • 跌停拉回再跌停,谁在炒?5.5亿买私募却无法兑付
  • 深挖珠峰攀登经济账:46万起步47种常见诈骗手法
  • 这家上市公司再发安全事故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 6月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骗子靠PS修图忽悠上千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6月“补水”季 央行降准预期又来了?

    2019-06-04 08:47: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6月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出手了——开展了8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每年6月份,资金面总是一个热门话题。

       
        在分析师们看来,6月央行“补水”没有悬念,关键是“怎么补”,降准预期再度升温。

      800亿元逆回购只是开始

      6月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出手了——开展了800亿元逆回购操作,虽然只是对冲,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一个开头。

      6月3日早间,央行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00亿元逆回购操作。6月3日,刚好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此举实现等额对冲,没有净投放资金。

      以往,月初央行很少会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为月末刚刚经历了财政投放,月初资金面通常比较松。

      本周不一样。

      本周到期的央行流动性工具接近1万亿元。数据显示,本周有53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并有4630亿元MLF到期。其中6月4日至6日到期量相当集中,6月6日这一天到期的央行逆回购和MLF合计达到4930亿元。

       
        央行逆回购和MLF集中到期,叠加月初例行准备金缴款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短期市场上资金供求存在较大缺口,而要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必然要求央行给予必要的流动性支持。所以,本周央行重启流动性投放几无悬念。

      相对而言,周一到期量还不大,即便不开展逆回购等操作,问题也不会很大。央行从周一便重启逆回购操作,无疑是在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

      正如央行有关负责人6月2日答记者问时所说的那样——“人民银行对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各类因素已作了全面估计和充分准备。”

      资金面三个“压力山大”

      有机构形容,6月份资金面上有三“大”,个个“压力山大”。

      一是央行资金到期量很大。按最新数据统计,6月份有61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另有6630亿元MLF到期,到期资金合计12730亿元,集中在中上旬。

      二是同业存单到期量大。据最新数据统计,6月份有17259亿元同业存单到期,比5月份多出近3000亿元,关键是,从近期同业存单发行形势看,到期量增多的同时,同业存单发行的难度在加大,净融资压力不小。

       
        三是地方债发行量大。从以往来看,6-9月份是全年地方债发行高峰期。今年地方债发行提前,一季度同比显著放量,一定程度上使得供给压力提前释放,但6-9月份供给规模可能仍会不小,特别是从环比的角度来看。有机构预计,6月份地方债发行量会超过6000亿元,甚至可能超过3月份的6245亿元,创出今年以来新高。政府债券发行缴款,会推高财政库款,形成基础货币回笼效应。

      除此以外,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年中流动性容易出现波动,不是没有原因。一方面金融机构超额备付金率到了年中通常已降至阶段性低位水平,在6月末财政库款大量投放前,流动性总量处于较低水平,决定了资金面容易紧张且不太稳定。另一方面,6月末面临金融监管考核,机构资金需求上升、预防心态加重,从供求两个角度增加了资金面的边际压力。这些因素的影响在今年6月份依然存在,且由于部分事件性因素影响,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如此,今年6月份央行流动性操作必然不会只是一两次的逆回购操作。6月3日的操作只是一个开头。

      “逆回购+MLF”仍是首选

      既然“补水”没有悬念,市场更加关注的便是,央行会如何“补水”。值得注意的是,关于6月份降准的讨论多了起来。

      不少机构认为,6月份央行可能降准。

      天风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当前央行首先要补上中小银行的负债缺口。如果要中小银行进一步发挥支持小微的作用,就需要范围更广、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流动性支持,降准是合适的选择,时点可能就是6月。

      平安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从流动性来看,6月份和7月份基础货币缺口较大。央行可能选择降准或者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续作MLF的方式提供流动性。但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的都是短期流动性,难以满足中小银行由于刚性打破带来的中长期资金需求,这会增加降准的必要性。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从监管层未来化解风险的角度来看,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是缓解冲击的主要途径。但上周来看,投放流动性的工具主要是逆回购,期限短,而且更集中在大型银行,并不能解决中小银行面临的负债端压力。因此更有效的化解方式应该是降准或者至少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预计6月货币政策相比于5月将有边际改善,将采取逆回购、MLF到期续作、定向降准等方式。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认为,6月份第二次实施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还将释放约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效充实中小银行半年末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不到必须的时候,央行应该不会再度动用准备金工具。

      6月2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在针对包商银行事件答记者问时表示,对6月份影响流动性的各类因素已作了全面估计和充分准备,“将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央行对各类因素“作了全面估计和充分准备”,那么,6月份资金面状况不排除会好于市场预期。

      6月3日,银行间市场上隔夜回购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97%,是5月13日以来首次跌回2%以内。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