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深度回调后,本周A股市场持续震荡上行。

对于市场调整的原因,笔者在上周五市场大跌时已经进行过分析,主要有降息预期降低、对AI泡沫的担忧等,并在当时重申A股慢牛基础还在的观点。如今来看,影响A股市场走低的原因正在逐渐减弱。那么,在现在的环境下,又该如何布局呢?还能选择AI吗?
光模块再次爆发
11月26日,以光模块(CPO)、光芯片、光通信等为代表的AI产业链引爆A股,截至午间收盘,上述主线在Wind超300只热门概念指数涨幅榜中霸榜前三(见附图)。个股方面,长光华芯触及“20CM”涨停,CPO“易中天”组合中的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均一度大涨超10%。此外,源杰科技、东山精密、剑桥科技、仕佳光子、天孚通信等纷纷跟涨,十余只个股涨幅均在5%以上。

消息面上,25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公开表示,预计未来三年AI泡沫大概率不会存在。“未来两三年内,AI需求持续增长但供应端难快速提升,整体AI资源仍会供不应求。目前行业内,包括我们及美国大型云厂商,不仅新GPU基本满负荷运行,三四年前的旧款GPU也处于满负荷状态。”
吴泳铭还表示,阿里正同步发力AI to B与AI to C两大赛道:在AI to B领域聚焦打造全球领先全栈AI服务商;在AI to C领域则借助近期刚刚上线的“千问”AI超级原生应用,全力进军C端AI市场。此前公布的AI战略3年资本性开支3800亿元,从大方向来看,投资额是偏小的。
其他行业头部也基本如此,如谷歌,其近期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模型Gemini 3,并立即在谷歌搜索、Gemini应用程序App及多个开发者平台同步上线。谷歌云AI基础设施负责人表示,“谷歌必须‘每6个月将算力容量翻倍’,未来4到5年的总体目标是实现‘1000倍能力提升’。”
对此,中信建投在本周一即表示,“近期算力板块波动加大,考虑到AI带动的算力需求依然非常旺盛,我们认为调整是机会。目前,世界正处于AI产业革命中,类比工业革命,影响深远,不能简单对比近几年的云计算、新能源等,需要以更长期的视角、更高的视野去观察。因此,我们对AI带动的算力需求以及应用非常乐观。”
多股具备较大上涨空间
结合研究机构的最新评级来看,多只AI产业链相关的个股仍具备较大上涨空间,典型的有杰克科技。
公司是全球智能缝制设备行业产销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唯一一家集PDM、APS、MES、WMS、人工智能融合一体的智能制造软件系统,以及服装面辅料智能仓储、智能裁剪、AI排产吊挂等软硬件为一体的服装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杰克科技近期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强化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坚定投长期,布局新业务如AI智能化应用、数字化成套、无人化加工中心、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推动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战略落地,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提供源动力。”
因此,有研究机构预计,杰克科技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4亿元、12.55亿元、15.62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24%),给予公司2025年44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为86.24元(前值72.52元,对应37倍2025年PE),这相比公司的最新收盘价有126.59%的上涨空间。而在近一个月的研究机构评级中,杰克科技也是唯一一只股价上涨空间翻倍的个股。
此外,AI手机、机器人概念股大族激光,AI备案概念股学大教育,以及AI算力概念股工业富联,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柯力传感等多只AI相关个股同样具备较大上涨空间(见附表)。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