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模式遇到热点
主持人:这周美股继续震荡,大A电新持续走强,泛舟有啥新想法?
泛舟:这一周药涨得不错。
主持人:我记得你线下交流的时候特别提到药了,而且在十月底的一期文章中也提到过。
泛舟:是的,我说的很清楚。站在纯信号的角度,创新药指数已经出现了第一布局点,但我没有将其纳入躺赢的组合中。这算我个人一点小迷信吧,但不妨碍我短线看药。你说的那一期文章,也只是指短期创新药可以继续练了。同期还有电池、金属材料、AI等。
主持人:你都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学过模式的,就在热点里练就完事了。
泛舟:热点很重要,而且必须可持续的热点。这周初消费蹦跶了两天,但能持续的细分不多。此时如果没看清楚贸然出手,非职业选手很容易被打。上述说的一些热点都是持续性相对较好的。这周AI明显弱了些,其它没啥变化。你在热点大主题中找机会的容错度就比非热点高很多。牛市中,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大主题,4月到8月底是AI算力系列,8月底到现在是电新系列,比如电池、核、电网、储能、光及相关上游原材料等。后续至少还会出现两次以上大板块的轮动,学过最新中军模式的,可在当下热点的后排或者未来新热点出现时大胆练。

主持人:下周的市场你怎么看?
泛舟:指数趋势维持不变,沪强,创弱。板块热点还是上述那几个。即便下周市场继续缩量,也足够维持热点的活跃度。短线赚钱效应依旧,配置型选手多点耐心!
双创指数趋势指标高位走平
主持人:本周银行板块带动上证指数再刷新高,而科创和创业板指数振幅开始收敛,萧萧觉得,这是不是说市场风格趋于平衡?
海风若雨潇潇:银行板块指数就其历史运行规律来看,当市场处于“混沌”期状态下,能起到“力挺”指数的效果。比如今年4—7月这个阶段,不考虑4月7日的尖底情况下,波段区间也就25%左右。当下我们去评估银行指数,10月以来的涨幅已经接近15%了,能发挥的“余热”已经不多了。时下去拉动银行板块,体现了市场在年末收缩防御的主要思路,估计12月会继续“力挺”。出现波幅收敛情况符合牛市环境中继调整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个人怀疑,年末还会出现一次“挖坑埋人”。
主持人:为什么?
海风若雨潇潇:双创指数趋势指标都是高位走平的迹象,这种情况,要么趋于粘合后向上突破,要么就是高位死叉延长后期调整的压力和时间。从创业板这10多年运行规律看,只有一次周线高位趋势指标趋于粘合后向上突破的先例,就是2014年的四季度10—12月的震荡周期,其余每次都会出现高位死叉的现象。大家也都知道,2014年四季度出现了重大政策利好,这就是当下双创指数最大的麻烦。时下市场的主攻方向依然偏向于三季度滞涨的上游周期股板块,锂电池产业链和食品饮料这些方向,尤其是宁德,显现出领头羊的风范,回想我们10月31日探讨过的“登台”板块三要素,宁德是不是完全契合了呢?
外盘波动值得关注
主持人:外盘周四晚间大跌,看英伟达和特斯拉的走势,好像不乐观,骄阳感觉呢?
骄阳:美股MACD早就死叉了,这也是我最近一直重视美股波动的原因。如果美股出现一波大调整,A股的相关映射板块肯定都会受到影响。从A股慢牛的预期来说,有调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当下A股看似4000点站稳,但是给我的感觉,还不具备真正突破且开始一波新行情的条件。从核心板块来说,AI阶段性高点后,形态难看,还处于调整中;锂电涨价概念和存储短线看起来都有冲顶的可能,市场对盈利预期打得也太满了;半导体还在震荡,我实在想不到这里有什么板块能聚集人气,带领指数真正突破4000点,就此开启新行情。
主持人:详细说说AI机器人和固态。
骄阳:本周AI走得不好,缺电概念周一就直接被核了,而且缩量,导致短线全都是量压,其他核心硬件也都延续调整。其实按照2026年的业绩指引是没问题的,估值还是不高,但是问题是涨太高了,英伟达也上不去了,所以被映射到的品种跟随调整是大概率的。后期调整到什么幅度目前不好判断 ,盯住英伟达。固态电池这块本周很强,是因为很多细分龙头都叠加了锂电涨价概念,后面需要注意的是,叠加涨价的核心品种一旦调整,可能也会带动整个固态电池板块集体调整。机器人很多品种出现了超跌,一些核心股对应2026年市盈率接近30倍,仅从自身角度来说,已经产生了新的机会,但问题是,指数这里是不是会被外盘影响继续承压。
主持人:周五看,市场又开始炒作玄学了。
骄阳:这块基本没啥业绩,也没啥未来,名字对了就乱炒,千万别上头。
(本文已刊发于11月15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分析,不作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