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商业化,超七成概念股业绩增长,机构资金大举增仓。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科幻加速驶入商业现实,资本市场已掀起波澜。随着特斯拉、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推动产品从试点走向量产,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升。最新数据显示,板块超七成公司前三季度营收或利润实现增长,机构资金亦大举增仓,近七成概念股获得基金青睐。在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下,蕴含着巨大潜力的万亿级产业链正在快速成型。

产业加速商业化落地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深圳举行,由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凭借稳定的5G-A连接保障以及全新的运动控制算法,在无技术人员陪跑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完成火炬传递全流程任务。
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已启动A股IPO流程,这是自宇树科技之后,第二家启动在A股上市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在此之前,智元机器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受让上纬投控全资子公司SWANCOR萨摩亚所持有的上纬新材24.99%股权提前进入A股市场。而年内奔赴港股市场上市的机器人公司则有云迹科技、镁伽科技、仙工智能、斯坦德机器人等公司。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之一,目前多方正在协同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快速成长,除了地方政府发布有利于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比如杭州市审议通过《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上海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之外,近期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信通院预测,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可能超过1亿台,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也预测,未来十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2025-2035年复合增速达51.7%。
国金证券在研报中称,人形机器人今年开启批量交付,国产机器人订单合计超30亿元,对应近2万台人形机器人本体,其中优必选、银河通用、智元已公开订单规模分别超6.3亿元、7亿元、1亿元;对应零部件核心公司今年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初步呈现业绩增量,但大部分人形机器公司订单在千台级别左右,大部分零部件公司还在小批量过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股东大会将在11月6日召开,马斯克的新薪酬计划也将进行投票表决。其薪酬计划涉及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目标。根据此前的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马斯克展望机器人将在2026年进入量产,2026年计划生产5万台机器人,2030年提升到100万台。特斯拉的百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一旦展开,产业链上的具备优秀制造和管理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将明显受益。
板块业绩整体向好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下,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今年前三季度不仅实现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且多数零部件核心公司的基本面也得到明显改善。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Wind人形机器人板块的110家概念股合计实现营收18939.55亿元和归母净利润1519.9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营收合计16855.71亿元和归母净利润合计1276.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6%、19.1%。
个股方面,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规模居前的三家公司为比亚迪(002594.SZ)、美的集团(000333.SZ)、宁德时代(300750.SZ),这是板块中仅有的三家能够实现营收过千亿、归母净利润过百亿的公司。这三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5662.66亿元、3647.16亿元、2830.7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33.33亿元、378.83亿元、490.34亿元。三家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合计占比均超过板块整体的60%以上,分别达到64.1%和72.54%。
在同比增长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增长的公司多达81家,占比73.64%;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公司有77家,占比70%。在营收增长公司中,增速超过50%的有8家,其中晶品特装(688084.SH)、奥比中光(688322.SH)、胜宏科技(300476.SZ)是营收增速最快的前三家公司,分别同比增长了211.05%、103.5%、83.4%;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50%的公司家数多达34家,其中增速最快的前三家公司是远大智能、拓斯达、华兴源创,分别同比增长了609.62%、446.75%、396.43%。
在单季运营表现方面,第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的公司达81家,占比73.64%;实现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75家,占比68.2%。其中,科沃斯、远大智能、奥比中光是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最快的公司,单季业绩同比增长7160.87%、4504.81%、789.83%。
在市场表现方面,今年以来截至11月3日,胜宏科技、上海洗霸、卧龙电驱、中大力德是110家人形机器人概念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分别上涨了611.24%、238.87%、228.51%、207.84%。而若从今年三季度以来至11月3日的市场表现看,卧龙电驱、胜宏科技、北方稀土、金发科技、三花智控是人形机器人板块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分别上涨了136.67%、121.87%、96.39%、92.05%、84.95%。
上述公司中,胜宏科技是PCB龙头,其与人形机器人领域部分国内外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应用于该领域的PCB产品已进入生产销售阶段;上海洗霸虽未直接与人形机器人产生交集,但其研发的固态电池(半固态与准固态)材料可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电源;卧龙电驱的全数字化伺服驱动产品、无框力矩电机、高爆发关节模组均用于人形机器人,合作对象有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中大力德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核心定位是精密减速器及一体化执行单元供应商,产品覆盖行星、谐波、RV减速器全品类,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矩阵减速器量产能力的企业,其与智元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均有合作;北方稀土的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是人形机器人驱动电机的核心组件,产品已进入特斯拉Optimus、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人形机器人磁材订单占比达30%;金发科技研发的系列高性能半芳香聚酰胺和PEEK,批量应用于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三花智控在2023年成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一级供应商(Tier 1),为Optimus提供旋转关节和线性关节执行器总成。
对于年内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最好的胜宏科技,兴业证券在研报中称,凭借领先的技术能力、交付能力和全球化服务能力,公司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头部科技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在AI算力卡、AI Data CenterUBB&交换机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产能方面,公司不断加快惠州厂产能扩充,泰国和越南生产基地也在积极推进,规划布局HDI和复合型高多层产品。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74亿元、84.66亿元和118.6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PE为58.1倍、34.8倍和24.9倍,维持“增持”评级。
机构资金深度布局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基本面的改善,让机构积极看好并增仓。据Wind统计,今年10月以来有44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其中,奥比中光、步科股份分别被调研了3次,而调研次数在2次的公司则有荣旗科技、当升科技、航天智装、胜宏科技等9家公司。
若进一步观察自三季度以来的机构调研情况,超过85%(94家)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获得过调研,其中调研次数超过10次以上的公司有汇川技术、北方稀土、中控技术、埃斯顿、奥比中光、奥普特。汇川技术是其中被调研次数最多的公司,达40次。
在机构积极调研的同时,基金三季报也披露,有95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被基金持仓,相比一季度基金持仓情况,出现增仓的公司多达71家。其中,增仓数量超过5000万股的公司有领益智造、机器人、亿纬锂能、北方稀土、长盈精密,分别增仓了17230.41万股、6125.31万股、5920.76万股、5733.44万股、5563.39万股。而若从持仓比例上看,则是夏厦精密、众辰科技、奥普光电、科沃斯、北特科技增仓比例居前,持仓占比分别增长了25.27、19.43、6.09、5.73、5.39个百分点。
除了基金在看好人形机器人公司,其他机构资金也在积极看好,比如社保基金和QFII。其中,社保基金一季度持股11家,而到了三季度末则持股12家,新进和增仓的公司有9家。社保基金最看好的3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是豪鹏科技、怡合达、新时达,三季度末分别持仓比例为5.24%、2.98%和1.54%,三季度以来至11月3日分别上涨了33.81%、25%、25%。QFII今年三季度末持人形机器人概念股24家,尤其看好夏厦精密、荣旗科技、得润电子、步科股份,对这些公司持仓占比分别达3.43%、2.56%、2.24%、2.01%。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