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指进入关键区域
主持人:泛舟近两周一直在提醒,市场由推升转入震荡,你先分析一下,在震荡期里,这周A股各主流宽基的运行趋势有啥变化么?
泛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创业板,本周进入了十年大周期的关键区域。
主持人:这有啥讲究么?
泛舟:此处属于创业板近几年最大的变盘区域。没啥讲究!无非要么突破后回踩确认有效穿越。要么就此展开震荡,等消化完浮筹后,继续上攻,最终有效穿越。
主持人:明白!要么这一把直接穿过去,要么震荡后再穿过去?
泛舟:对的!
主持人:其他宽基怎么看?
泛舟:其他宽基强弱和8月27日确定震荡开启那天没啥差异。当时认为,最强的就是双创,最弱的是微盘股及相关中证2000等。目前看,依旧如此!我再给大家捋一下各宽基目前的强弱。第一档是双创,第二档是万金油指数中证500,第三档是其它类。其他类震荡幅度目前都不大,而且除非有突发重大利空出现,否则波动幅度很难扩大。
主持人:很难扩大不行,你得说清,大约多少幅度?
泛舟:比如沪指,震荡区间也就10%以内吧。
主持人:10%也不小了!
泛舟:以内!波动幅度一旦超过10%,必然先有大事件发生。这个是无法预料的!目前看,沪指震荡幅度很难放大,因为金融整体已经跌至相对的低位,三大细分板块都有企稳的迹象。金融跌不多了,这指数如何放大波动?
主持人:对了,你之前还说过,银行在8、9月会有震荡,10月最好能企稳。目前观点不变?
泛舟:不变!9月震荡确实出现了,后续就看十月能不能先稳住再反攻。如果十月持续拉胯。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主持人:怎么说?
泛舟:这就意味着,银行板块自2024年1月以来的单边上涨行情就此终结。目前,我首选是能稳住,对于银行板块多点耐心,大伙再观察观察。单纯站在配置的角度,银行弹性较小,配置价值不高。目前也只是阶段胜率高!看习惯了AI、机器人、电池等板块再看银行........简直没法看!指数就观察创业板,进入十年大周期关键区域后怎么运行,热点就多看看AI、电池等板块的交易性机会。其它暂时没啥变化。
【牛市利刃】线下交流会!
扫码了解、报名
“降低波动率”之说值得重视
主持人:一般长假前行情都会比较平淡,市场波动不大,萧萧还是来多聊聊四季度行情吧。
海风若雨萧萧:最近20年来,三季度大涨,四季度转跌的行情仅仅出现在2007年、2013年和2017年。以当下市场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位置来看,很明显,不同于峰顶的2007年(6124点)和谷底的2013年(1849点),海外降息落地,并且预期四季度还会有两次降息,国内四季度还有决策层会议给市场以方向上的指引,综合研判下来,四季度会保持强势的牛市环境。但是,有一点恐怕需要做一些修正了。
主持人:哦?
海风若雨萧萧:8月中旬我对四季度行情是很乐观的,扬言要攻下4300点,但是当下政策面释放出的“降低波动率”的信号值得重视,很明显,大金融板块已经被“打服”了,茅台9月中旬之后更是出现日线8连阴的状态,资金涌向了双创,创业板更是在宁德等新能源权重股加持下走出了周线8连阳,这种单边涨势,恐怕很难在四季度全盘复制。整体上讲,四季度的指数空间恐怕没有那么乐观,有可能上证指数的空间涨幅会限制在10%左右。其次,市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高低位板块切换。今年的行情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出现明显的高低位切换,一季度大涨的机器人、云计算、Agent在二季度就让位给新消费、创新药、化工主题等板块,到了三季度,领涨的板块再度切换成算力和新能源(包括“反内卷”和固态电池主题),四季度同样可能出现高低位板块的切换,结构性的板块行情会比较突出。
主持人:怎么切呢?
海风若雨萧萧:目前我估计四季度机器人板块催化因素比较多,可以列入备选项。银行板块和微盘股指数作为“哑铃”的两端已经出现了“不堪重负”的状况,既然资金已经从“哑铃”的两端流出,那么逻辑上讲,受益的必然是“中间的连杆”部分。“出海”逻辑既有利润也有国际经贸形势的推动因素,应该会有一席之地。还有就是连续两个季度跑输的数字经济(软件)也有轮动机会。最后就是,要关注决策层会议中的“新名词和新方向”,牛市环境,资金一样会“喜新厌旧”的,2020年四季度,首现“碳中和”新政策名词,相关逻辑一跃成为持续一年时间的行情主线。
震荡期的别致思路
主持人:本周市场一度大幅下探,很多人都开始担忧要大调整了,骄阳讲讲,为什么直接拉回了呢?
骄阳:之前我们就说过,顶多就是3700点-3800点之间呗,就算跌多点,核心品种受到影响了吗?这个市场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仅仅看技术结构,那容易看跌,就算真跌了,你可能会发现,你看好的个股反而是大涨的。看对指数卖丢个股是更难受的。
主持人:市场进入震荡期,核心赛道也开始震荡,有没有发现新的机会?
骄阳:指数震荡中,不影响指数波动的板块容易起来。
主持人:这倒是个挺别致的思路。
骄阳:本周最好的小热点是绿醇,有一个消息可能大家没太重视,9月24日晚,据报道,英伟达内部正在孵化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有机构认为,AI智能车时代即将到来,会是未来5年的最大投资主线之一。而且不久之前,特斯拉也明确转型AI智能车+机器人。同时小鹏也刚说了,公司未来10年的最大目标是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赤裸裸的要对标特斯拉呀。中美两国产业上核心大佬都直接明确了,那相信AI智能车的爆发节点可能真的要来了。我还特意看了一下A股,最核心的公司去年到现在默默的在绝大多数人没有发现的情况下涨了3倍。这是不是也证明了我前面的话, 你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持续跟踪。任何一个行业,你都无法在没发生变化之前直接给出答案。
(本文已刊发于9月27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分析,不作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