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市场掘金>>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三早间市场信息多头合力反击的时间临界点来了

热点精选:AI编程+石油化工+钠电池+半导体

地量非偶然,短期难改缩量十字星能否迎转折!

A股还有戏吗?3月25日市场最强热点复盘

强势股补跌后,情绪能否回暖?破位反抽后改变策略

缩量十字星后仍需防范资金分歧加大

科技股的调整不会太久量能快速下降也是一种信号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频遭增持 血制品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2025-03-26 10:06:21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已入驻财经号
      

      血制品上市公司频发增持公告,增持对象包含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回购及高管,行业业绩增速也好于医药大盘。机构分析,血制品行业高准入壁垒,供需关系长期偏紧平衡甚至供不应求,整个行业保持高度景气,头部企业在新增浆站、产品种类以及吨浆利润提升等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期,血制品龙头上海莱士(002252.SZ)迎来控股股东连续增持,两轮增持计划金额最高达到10亿元。同时,上海莱士还推出了回购计划,最高金额达到5亿元。增持叠加回购总金额最高可达到15亿元,可谓是在整个资本市场也不多见。

      

    此外,血制品领域的博雅生物(300294.SZ)和派林生物(000403.SZ)也有增持行为,前者为控股股东增持,后者为董监高增持,均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两轮增持最多10亿

      

    2025年3月13日,上海莱士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海盈康函告,获悉海盈康于2025年3月7日至2025年3月12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32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0.35%,海盈康的表决权比例由27.70%变动至28.05%,变动触及1%的整数倍。

      

    此前的3月4日,上海莱士披露,控股股东海盈康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增强投资者信心,计划自增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2.5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份增持公告披露前1周,海盈康刚完成上一轮增持计划。2月27日的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增持期间,海盈康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7244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09%,增持总金额约为4.97亿元。

      

    这份已经完成的增持计划始于2025年1月7日,到增持完毕仅用时50天左右。如果第二轮增持计划顺利完成,届时两轮增持金额将最多达到10亿元。这在有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毫无疑问都是一笔大钱。

      

    在增持的同时,上海莱士还在推进回购计划。1月14日,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计划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股票,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不低于2.5亿元(含)且不超过5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为不超过9.55元/股,本次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617万股-5235万股。

      

    博雅生物和派林生物作为另外两家重要血制品上市公司,也有增持行为。

      

    博雅生物2月10日公告称,控股股东华润医药控股于2024年11月8日-2025年2月7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11万股,增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1%。此前的增持计划显示,公司控股股东计划自2024年11月8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总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1.2%。

      

    派林生物2024年12月28日公告称,公司现任总经理荣先奎、监事会主席郭麾、董事兼副总经理黄晓英、董事兼副总经理司文彬、董事兼副总经理叶兰等高管,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500万元。

      

      提振信心

      

    从行业整体看,血制品行业在2024年前三季度保持了一个稳健增长的态势,盈利增长跑赢医药行业。

      

    据西南证券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血制品归母净利增速12%。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7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总额约为176亿元(+1.7%),归母净利润总额约48亿元(+12.2%),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12.2%)。利润增速快于收入,主要系博雅生物非血制品业务剥离改善盈利,以及部分龙头公司产品价格较高。

      

    同期,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18426.57亿元,同比下滑0.51%,扣非归母净利润1339.26亿元,同比下滑4.83%。比较来看,无论是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血制品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均比医药行业的整体水平表现要好

      

    此外,增持回购举动从表面来看是为了维护二级市场股价,而从更深层来看,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看好这家公司的资产质量。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数量丰富,目前共有上海、郑州、合肥、温州、南宁5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及凝血因子三大类,是国内同行业中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当前公司血制品共12个品种,位列行业第二。

      

    公司积极拓展浆站布局,2023年通过获批新建及收购等方式新增单采血浆站3家,浆站数量达44个,位列行业第二,采浆量达1500吨。

      

    上海莱士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上升21.3%,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5.4%;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1亿元,同比上升6.39%,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上升2.8%。2024年三季度末净资产311.6亿元,3月18日收盘总市值469亿元。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海尔集团的控股将助力上海莱士新浆站的开拓,“十五五”阶段有望看到海尔集团对上海莱士浆站赋能效应显现,公司采浆端长期稳健增长可期。

      

    博雅生物和派林生物在增持公告中均表示,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同时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博雅生物大股东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29.28%。公司持续聚焦血制品业务,业务规模持续增长,采浆量从2019年的372吨增长至2023年的467.3吨,血制品营收从2019年的9.88亿元增长至2023年14.52亿元,其中人血白蛋白、静丙及纤原占比较均衡。

      

    血液制品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35.78%上升至2023年的54.74%,血液制品业务的毛利占比从2019年的38.78%上升至2023年的72.36%。

      

    受产品销量及毛利率提升影响,博雅生物血液制品业务净利润从2019年的2.8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42亿元。公司吨浆收入从2020年的236.24万元/吨增长至2023年的310.72万元/吨,吨浆利润从2020年的45.13万元/吨增长至2023年的116.04万元/吨,处于行业前列水平,年化增速为17.52%。

      

    3月18日晚间,博雅生物发布2024年报,公司(含绿十字(中国))现有11个品种31个规格(含进口重组Ⅷ因子)产品,涵盖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在营浆站20个,在建浆站1个,合计21个。公司2024年采浆量为630.6吨,同比增长10.4%,其中华润博雅生物采浆量为522.04吨,同比增长11.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2024年,博雅生物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7.35亿元、3.9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7.18%。年报表示,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不断丰富产品管线;注重提升生产工艺水平,这使得核心产品的收得率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营销管理方面,公司重视学术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和渗透率。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在行业中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市场地位。

      

    派林生物成立于1995年,专注于血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10月25日公司实控权发生变更,陕煤集团入主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陕西省国资委成为新的实控人。

      

    在陕煤入主后,派林生物通过战略重组派斯菲科、与新疆德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拓展浆站资源,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浆站数量达到38个,其中广东双林生物拥有19个(17个在采),派斯菲科拥有19个(17个在采),其中新疆德源给予公司6个浆站。2023年公司采浆量超1200吨,已跻身国内血制品企业第一梯队,采浆量仅次于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

      

    2024年前三季度,派林生物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37.49%,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66.38%,扣非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84.71%,业绩亮眼。

      

    华安证券指出,血制品行业因高准入壁垒、浆站资源稀缺、监管严格等因素,供需关系长期偏紧平衡甚至供不应求,整个行业保持高度景气。行业整合进程在不断加速,战略重组趋势显著。展望未来,行业头部企业在新增浆站、产品种类以及吨浆利润提升等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