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过去一年的市场,整体比较跌宕起伏,借由年度展望的机会,和投资者朋友分享一下这一年在投资上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与势能同在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可以分解为基本面波动和估值波动两部分,即股票收益=股息率-股本稀释率+盈利增速+估值变化,前三个属于基本面波动,最后一个是估值波动。
长期而言,如十年以上,股价的变化几乎全部可以用基本面来解释,但是中短期来看,估值波动影响更大。根据国盛金工的一篇报告,在1年、3-4年、7年不同的时间维度,基本面能够解释股价涨跌的比重为30%、50%、70%, 也就是说,在3年以内的时间维度,估值波动比基本面对股价的影响更大。 在通过长期持有股票来赚业绩增长收益的过程中,会面临股价长期由业绩驱动与短期由估值驱动的矛盾,加上A股牛短熊长,以及负债端有持有人信心久期的约束。
但我认为,公募产品的相对收益排名需要在绝对收益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而在1-3年的中期维度内,要想获得不错的绝对收益,考量估值波动方向也是必要的。 总之,不管是自上而下判断,还是自下而上分析,最终在我们的投资框架中形成合力,我们希望能够找到这种势能,或者及时发现趋势并加入其中。
股票市场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器,市场风格周期性变化,也不容易把握,所以安全边际就很重要,买的便宜、卡好位置本身就蕴含着势能。
对股票进行定价,其实是对其净资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进行定价,对应着不同的估值方式,可以粗略的简化为PB、PE、PEG,市场在不同时间点对同一个公司运用不同的估值方式进行定价时,往往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机遇,这一点是可以利用的。
与优秀同行
优秀的人和组织是一切的起点,投资最终要落实到好的公司。
我们会从财务报表出发,从财务健康、投入资本回报率高、现金流良好的公司中优选居前10%分位的企业,龙头公司相对而言会更加稳健。此外,在过程中持续跟踪研究企业产品力和渠道的变化,关注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分析公司在纵向产业链上的地位和横向竞争格局的迁移,从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公司外部环境的冷暖变化对投资而言也至关重要。另外,公司成长面临的天花板也是永恒的话题。
时来天地皆同力,我们希望投资环境友善、良好治理、有势能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2025年机遇大于风险
展望2025年,相对于过去三年,我们认为机遇大于风险。
首先,过去三年经济基本面的风险已经相对充分暴露,去年九月份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出台,相信在今年会逐步看到成效;其次,纵然外部环境依旧有着不确定性,但中国在很多产业的竞争优势依然在加强。过去二十年我们积累了几千万的工程师和专业人才,形成了庞大的科研体系,能够覆盖每一个有前景的科技领域,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生存环境不见得会更恶劣;最后,从全球来看,中国股市依然是全球估值洼地,国别风险溢价也充分定价,随着国内经济企稳,企业盈利改善,股市理应获得更好的表现。
在投资方向上,我们将主要关注三类资产的投资机会:
第一,核心竞争力经过持续验证的白马龙头公司,行业景气平稳,作为组合底仓配置;第二,估值10倍左右,未来一年基本面有望见底回升的细分龙头公司,有重估的机会;第三,具有明显的产业趋势,景气驱动,并且未来一年能够落实到公司业绩上的新兴产业。 具体到行业包括快递、电池、风电、白羽鸡、医药、AI应用、玻纤、电解铝等。
(本文已刊于1月1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嘉宾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周刊立场。提及公司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为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