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市场掘金>>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赚大钱更多是在牛二波!

热点:证券、数字货币、硅片、医疗服务4个板块

谁是储能概念的王者短线进入加速上行窗口!

草根:强势突破3400点 或仍有惯性冲高

内需板块驱动市场放量攀升大金融与大消费板块爆发

股心:再度爆发,能否开启新一轮上涨

大盘继续放量上攻的概率有多大?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LPR改革或重塑银行资产比价

    2024-11-08 11:18:0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已入驻财经号
      

    贷款基于短端政策利率定价的影响可能会重塑银行资产比价,随着债贷比价或将恢复联动,银行资产配置更灵活。未来政策利率的调整可能直接影响到贷款内部成本,对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有帮助,贷款价格战竞争意义不大,可能带来贷款竞价策略的调整。

      

      贷款基础利率(LPR)于2013年10月开始正式运行,首批报价行共有9家,报价期限1年,计算方式为每个工作日在各报价行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报价后,剩余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由此可见,LPR的产生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2013年以前,央行长期通过贷款基准利率直接确定和调整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相比于货币市场,中国贷款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较低。2013年7月19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但“隐性下限”的存在制约了实际利率下行的幅度,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利率传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LPR的推出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准备。而且,LPR改革的同时,监管为银行降低负债成本,银行净息差实际上未受损。

      

      债贷利率联动加强

      

    2019年,LPR改革打破了贷款利率隐形下限,降低了实体融资成本。同时由于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对影子银行、P2P等强监管,促使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带动银行息差回升,2019年达到2.2%。

      

    2019年LPR改革的目标诉求是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疏通,债-贷利率联动加强。2019 年LPR改革后,LPR报价方式、报价银行、报价频率、计算方式等方面均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在报价方式方面,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在报价银行方面,LPR的报价行扩大到18家,2024年1月22日,中信银行和江苏银行亦被纳入,LPR报价行增加至20家。在报价频率方面,将原来的LPR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在计算方式方面,LPR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报价行报价,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数平均,并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

      

    在2019年LPR改革后,债贷利率联动加强。从2019年三季度评估时起,央行将LPR运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MPA的定价行为项目考核,推动银行更多应用LPR,至此 MLF利率—LPR报价—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链形成,以MLF利率为主导的政策利率将贷款市场和债券市场定价连接起来。此外,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也将“LPR融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构建”情况纳入考核,从微观考核层面上进一步强化了债贷利率联动。

      

    MLF创设于2014年9月,在汇改后逐渐成为央行供给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截至2024年9月末,MLF余额为6.88万亿元。对于为何选择MLF利率作为LPR挂钩利率,央行曾解释称,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代表了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适合作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

      

    近年来,新发贷款利率降幅远高于LPR降幅。2024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利率为3.63%,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为3.32%,均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以来至今(截至2024年9月末),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累计下降94BP,而LPR5年期仅下降45BP,MLF利率下降75BP。

      

        

      

        

      

    MLF长期刚性且高于银行负债成本,流动性传导容易出现分层。如银行更倾向发行同业存单而不是申请MLF补充流动性,2023年以来实体融资需求缓慢,优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更注重管控负债成本,MLF利率较高,银行缺负债时更倾向通过发行同业存单补充负债。

      

    此外,从贷款定价角度来看,LPR当前挂钩MLF,很难反映贷款实际供需。根据货币政策报告披露的数据,很大比例贷款都运行在LPR以下,但LPR其实应该是银行的最优客户贷款利率。

      

    2024年6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持续改革完善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至此,LPR可能与MLF脱钩,转向与7天公开市场操作利率(OMO)挂钩。

      

      FTP双轨制导致利率倒挂

      

    从银行内部收息来看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的决策分化,FTP双轨制的存在,加上因存贷市场和资金市场分割,经常会导致利率倒挂的情况出现。比如资金融出利率和短债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倒挂,企业存款利率和信用债利率倒挂。2024年以来,资金利率和短债利率倒挂明显。

      

    根据开源证券的分析,“两部门(资产负债部和金融市场部)决策框架”下的政策利率传导效果不佳,矛盾点在于市场化程度较弱的资产负债部对全行FTP产生关键影响,而市场化程度较强的金融市场部很难影响FTP的制定,这就导致债券市场的利率变化不易有效传导至贷款市场。如央行通过OMO向银行注入流动性,流动性则首先进入金融市场部,先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形成影响。此后剩余的流动性才能进入贷款市场,对于贷款量价的影响会较为滞后。

      

    根据财报披露的分部数据,银行获得的净利息收入可以用FTP一分为二,包含外部净利息收入和内部净利息收入。内部利息净收入=部门存款FTP收入-部门贷款FTP成本=(存款日均余额*存款FTP-贷款日均余额*贷款FTP)。

      

    那么,如何跟踪各银行业务板块的FTP?由于准确数据可得性受限,开源证券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来进行评估。上市银行各业务部门内部利息净收入占比情况呈现分化,较高的内 部利息净收入可能存在资金来源和运用的不匹配,比如有存差部门和贷差部门之分,当然也可能是战略支持业务的影响。

      

    国有大行对公业务内部利息净收入占比低,零售业务占比高。根据内部利息净收入计算公式,存款规模越大,存款FTP越高的部门内部利息净收入越高。从对公业务来看,2023年,国有大行中内部利息净收入多为负值,占比较低,或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1.在规模上,国有大行对公存款/贷款均小于1,存款规模较小拖累内部利息净收入。2.期限上,国有大行对公存款以活期存款为主,存款FTP相对较低。

      

    从零售业务来看,2024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内部利息净收入占比较高,一方面是源于存款/贷款比例高,其中,邮储银行零售存款/零售贷款高达2.8;另一方面,国有大行凭借广泛的网点优势,吸收居民定期存款多,零售存款期限长,存款FTP定价高。

      

    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对公业务内外部利息净收入占比均衡,零售业务内部利息净收入占比偏低,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浙商银行零售业务部内部利息净收入均为负值,主要源于这几家银行存款来源更依赖对公渠道,零售存款/零售贷款均小于1。

      

    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对公和零售板块贡献的存款,金融市场和同业业务在内部交易中属于资金购买方。我们以国有大行为例推测各银行的贷款FTP,根据 2024年上半年数据静态测算,国有大行对公贷款/存款FTP约为1.78%,零售贷款/存款FTP约为2.55%。主要测算过程及假设如下:

      

    1.假设国有大行对公、零售板块只有存贷业务,利息净收入完全由存款和贷款业务产生;2.不考虑银行内部转移定价时的期限错配影响;3.内部利息净收入=存款日均余额*存款FTP-贷款日均余额*贷款FTP,设存贷FTP相同,则存贷FTP=内部利息净收入/(存款日均余额-贷款日均余额)。

      

    测算结果的数据调整:2024年9月,央行“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 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在零售贷款FTP测算值3.05%的基础上下调50BP,即2.55%作为新发放零售贷款的FTP。

      

      或重塑银行资产比价

      

    在成本加成定价法下,贷款利率=资金成本+管理费用+信用成本+资本成本+目标溢价,过去,不市场化的LPR加点后形成了不市场化的FTP,那么,FTP作为资金成本影响外部定价的能力就被削弱。未来政策利率的调整可能直接影响到贷款内部成本,对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有帮助,贷款价格战竞争意义不大,银行需要更多通过夯实客群、调整结构的方式稳定收息水平。因此,在成本加点法下,可能带来贷款竞价策略的调整。

      

    随着债贷比价或将恢复联动,银行资产配置更灵活。从现阶段商业银行大类资产比价表来看,按揭贷款、长久期利率债和债基的比价效应较强。从债贷比价的历史数据动态来看,2017年以来,债贷综合净收益率差存在上下限,处于[-24BP,72BP]的区间。

      

    2017-2018年比价效应不强:信贷部门和金融市场部门资金成本不同,各自为政,资产负债部难以根据债贷比价效应来规划部门间资金分配额度。

      

    2019年后比价效应明显增强:LPR改革后推进了FTP“双轨并一轨”,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的相互参考性更强,贷款FTP和债券FTP通过MLF利率联动起来,债贷比价效应更广泛的应用到商业银行内部决策中。

      

    2024年4月以来债贷比价效应再次偏离:源于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债贷定价又重新回到“双轨”。一方面,贷款投放受阻,资产配置决策中剩余流动性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2024年以来债贷定价背离,债券市场利率快速下行,而企业贷款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下行空间有限。

      

    按照目前的贷款利率,开源证券重新评估债券利率的平衡点位,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若贷款收益率保持不变,根据国债和贷款的综合净收益率利差底线粗略测算,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有约8BP-28BP的下降空间。

      

    若上述结论能在一定程度提供参考,但有一些局限性,在评估贷款和买债二者综合性价比时,常常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二者所使用的资金成本并不相同。目前的变化是,LPR和 MLF逐渐脱钩,则资金FTP和信贷FTP的联动关系将更密切。

      

    我们进一步假设以司库资金支持业务:贷款类业务资金成本用上文的测算值,投资类业务资金成本以国债(5年期)到期收益率为基准,再分别计算各类资产业务的EVA贡献,主要假设及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1.企业贷款和按揭贷款利率为 2024 年 9 月新发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各类债券利率取 2024 年 10 月 21 日到期收益率;3.综合收益率=名义收益率-资金成本-税收成本-资本成本+存款派生收益-信用成本;4.EVA=综合收益率*1000,即以银行每多做1000亿元业务时贡献的EVA;5.RAROC=净利润/经济资本=(名义收益率-资金成本-税收成本+存款派生收益-信用成本)/风险权重*资本转换系数。

      

    结论2:若贷款收益率保持不变,使得投放企业贷款和买债EVA贡献一致时的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为1.89%,国债(30年期)收益率为2.09%;为使得投放按揭贷款和买债EVA 贡献一致时的国债(10年期)收益率为1.92%,国债(30年期)收益率为2.12%。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利率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关注存贷重定价缺口的差异,存贷重定价缺口越大的银行,利率上升对其利息净收入的影响越大。从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和存款重定价平均久期来看,由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的贷款客户中大企业客户、按揭贷款占比高,多为LPR+加点的浮动利率贷款,因此,重定价平均期限多在1年期以内,存款期限相对来说也不长,存贷重定价缺口较小,利率上升时资产端可快速重定价,利息净收入降幅小;而西部偏远地区城商行和农商行贷款客户多为小微企业客户,贷款利率为固定利率,重定价节奏慢,存款客户更下沉,呈现明显的定期化和长期化,负债重定价周期长,因此当利率上升时,其利率净收入降幅更大。

      

    根据上市银行利率敏感性分析数据,从利息净收入的角度来看,利率上行时利好存贷重定价负缺口的银行;利率下行时利好存贷重定价正缺口的银行。

      

    (作者为专业投资人士)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