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末公募所持船舶板块市值及仓位皆已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北上资金亦是如此。基金经理们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船舶板块的景气度有望继续上行。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9月3日发布的重组公告,以及海关总署9月10日发布的出口数据,让市场对船舶板块有了更高的预期。
根据重组公告,中国船舶正在筹划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后者,以“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划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船舶出口3888艘,出口金额2025.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0%及81.00%。
从公募持仓数据来看,上半年末船舶板块(仅限于中信船舶指数成分股)持仓市值以及仓位皆已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北上资金亦是如此。
基金经理们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船舶板块的景气度有望继续上行,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4年都会维持高景气。
业绩亮眼
下面先看业绩。
中报数据显示,中国船舶及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增速都十分亮眼。前者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0.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12亿元,皆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17.99%和155.31%。后者营业收入为221.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32亿元,皆为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1.05%和177.13%。
中信船舶指数其余5只成分股中,除亚星锚链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5%外,皆有所增长,江龙船艇、中船科技、天海防务、ST瑞科分别增长76.50%、58.62%、3.31%及51.85%。归母净利润方面,天海防务、中船科技及ST瑞科同比分别下降6.07%、260.05%及29.91%,江龙船艇及亚星锚链则分别增长62.21%和26.52%。
总的来说,中信船舶指数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26%及114.32%。因此,尽管该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8.11%,其估值水平却有所下降,由年初的112.34倍降至79.29倍。
从毛利的角度看,该指数上半年毛利为68.69亿元,同比增长42.54%,毛利率则由去年同期的9.23%升至10.68%,提高1.45个百分点。
再看合同负债,中信船舶指数7只成分股中,上半年末合同负债同比有所下降的有4只,即天海防务、江龙船艇、ST瑞科及亚星锚链,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及中船科技等3只则有所增长。整体而言,该指数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8.32%,且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增长4年。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年上半年末,中信船舶指数合同负债合计528亿元,2021年至2024年同期依次为800亿元、867亿元、981亿元及1160亿元,复合年均增速为21.75%。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船舶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船舶完工量为2502万载重吨,新接量为542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规模17155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18.40%、43.90%及38.60%。
数据同时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为187.23点,较2020年市场启动时的121点上涨55%,距离历史最高点(191.6点)仅一步之遥。
公募仓位历史新高
从公募持仓来看,其对船舶板块的持仓市值以及仓位皆已刷新历史最高记录。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上半年末公募所持船舶板块市值为308亿元,较年初增长61.08%,超出中信船舶指数同期涨幅(22.36%)38.72个百分点。同期,公募对船舶板块的持股比例(持仓市值占中信船舶指数流通市值的比例)由年初的20.96%升至27.40%,提升6.44个百分点。
历史数据显示,公募此轮增持船舶板块始自2021年上半年,期末持仓市值29亿元,较年初增长46.48%,2021年底持仓市值增至79亿元,其后,2022年上半年末略有下降(67亿元),然后是连续4个半年度的增长,并于2022年底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4亿元,2023年上半年末及年底的持仓市值依次增至176亿元和191亿元。
截至上半年末,公募所持船舶板块市值已经较2021年初增长了14.41倍,同期中信船舶指数涨幅为68.59%,在284只中信三级行业指数中排在第13位。
同期,公募对船舶板块的持股比例由2021年初的2.61%,依次升至2021年上半年末的3.89%,以及2021年底的8.48%,于2022年上半年末略降至8.18%后,其后3个半年度依次升至14.82%、16.57%及20.96%。
截至上半年末,在公募所持A股市值中,船舶板块所占权重为0.61%,超配0.44个百分点,超配幅度较年初提高0.2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28个百分点。
而且,从数据上看,持有船舶板块的基金类型较年初更为丰富,甚至有QDII及养老目标风险FOF直接投资相关标的,比如嘉实全球产业精选直接投资中国船舶,天弘永丰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FOF)直接投资中国重工。
与指数基金发展势头——上半年末规模较年初增长16.59%——相应,包括ETF在内的指数基金对船舶板块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强。
截至上半年末,在公募所持船舶板块市值中,指数基金占比39.13%,较年初提高4.04个百分点。但具体到个股又有所不同。以中国重工为例,上半年末指数基金所持市值占到公募所持市值的46.65%,较年初下降14.28个百分点。同期中国船舶则由31.10%升至36.24%,提高了5.14个百分点。
站在基金公司的角度看,上半年末所持船舶板块市值排在前三的是华夏、易方达及中欧基金,分别占到公募所持市值的11.97%、9.98%和9.82%。同期持仓市值增量最大的是易方达、富国及华夏基金,分别较年初增加17.18亿元、15.50亿元和14.99亿元,增幅分别为131.18%、212.85%及70.35%。但也有基金公司清仓了船舶标的,比如兴证资管、宏利基金等。
从仓位变动上看,上半年获公募增持的船舶标的主要有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及中船科技等3只,其余标的有不同程度减持。
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资金对船舶板块的持仓也在上半年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上半年末,北向资金所持船舶板块市值为76亿元,较年初增长1.37倍,对该板块的持股比例由年初的1.25%升至2.38%,提升1.13个百分点。
看好景气上行继续
至于船舶板块的下半场,华泰柏瑞、恒越、东方、博时、华富、景顺长城、华安、同泰、中邮等基金公司皆持乐观态度。
华泰柏瑞的王林军、恒越基金的赵炯、东方基金的王芳玲等基金经理在中报中谈及细分行业景气度时,都认为船舶板块景气度向上。博时基金的黄继晨甚至提到“景气加速”。
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邹慧、银华基金孙慧等人基于供需关系的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邹慧认为船舶“需求预期稳定”,孙慧认为该行业“具有供给侧逻辑”,且当下“供给逻辑仍在,仍值得投资”。
华富基金的邓翔甚至认为船舶行业还有4年的景气度。其理由是,紧张的国际局势扰乱了最优海上贸易路线,导致平均航行线路长度增加,从而导致全球船舶运力需求大增;供给层面,造船厂数量每年依然在减少,这种供需错配短期内很难扭转,因此船厂订单一直处于较为饱和的状态,新船价格持续上涨,“在手订单或可保证未来4年左右的持续高景气”。
考虑到船厂重资产、重人力、重资本的特征,景顺长城的周寒颖认为,船舶板块的“盈利扩张是非线性的,且由于供给的约束,预计持续景气时间比上一轮更长。”
华安基金的王斌、中邮基金的闫宜乘、同泰基金的杨喆等人皆看好船舶板块的出口潜力,但其重点又有所不同。
王斌认为船舶是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闫宜乘认为船舶与家电、输变电设备及商用车一样“具备全球优势”。杨喆则表示,尽管出海方向易受海外局势扰动,但是,仍可适当参与“离不开中国的”出口方向,船舶即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