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市场掘金>>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股市早8点丨期待:明后天陆家嘴“犟嘴”

今日的机会在哪里?近五日大手笔增持股出炉!

热点前瞻:固态电池+数据要素+中医药+猪肉

关注一个变盘神奇时间窗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股心:情绪强于指数,周中修复如何展开?

大盘会再度跌破3000点吗市场如何才能止跌?

保卫战打响 下跌还是机会一个多空博弈临界点!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到2025年苹果市值可能不会超过英伟达

    2024-06-18 14:51:0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已入驻财经号
      

    主持人语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美国5月份的核心通胀率继续下降,从4月份的3.4%降至3.3%。这是一个令人倍感信心的数据,当通胀降温,9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将更加可能宣布降息决议。资本市场兴高采烈的回应这个变动,6月12日,标普500指上涨0.85%,站上历史新高。

      

    表现更靓丽的是纳斯达克指数,同一日上涨了1.53%,这是因为苹果公司本周宣布了一件大事,在2024开发者大会上,高调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同时推出了一系列苹果智能套件。

      

    在人工智能的军备竞赛中,苹果并没有落后,但先行者的脚步也在加快,市值的巅峰争夺战激烈胶着。今年早些时候,微软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6月初,英伟达又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上市公司。

      

    在苹果开发者大会闭幕后的第二天,苹果公司股价强势飙升7.2%,重回第一位置,但由于生成式AI任务还是由ChatGPT在云端执行的,苹果端侧没有算力,只是进行了软件部分的功能融合,因此,资深投资人裴培认为,实际意义有限。

      

    端侧推理代表苹果和云端推理代表的英伟达哪一个能够在未来获胜?这取决于调整后的盈利增速,从华尔街预测来看,苹果略逊一筹。

      

    主持人 李健

      

    2024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24)主题演讲在6月11日顺利落幕,苹果宣布推出其首个AI系统——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用户在使用Siri时可以利用OpenAI的ChatGPT。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大会上表示,苹果智能强化了隐私和个性化,“将超越人工智能,进入个人智能。”

      

    对于苹果的AI布局,深圳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极力看好,其在个人社交账号上一天内转 载了4篇相关评论文章,基本上都是利好的视角来剖析苹果这次开发者大会。

      

    不过,也有对此持谨慎态度的投资人。互联网怪盗团主理人裴培向本刊表示,“生成式AI任务还是由ChatGPT在云端执行的,苹果端侧没有算力,只有软件部分的功能融合,实际意义有限。”资深美股投资人陈达也向本刊表示,“苹果现在估值30倍,而从2010年-2018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苹果的市盈率一直是不到15倍的水平,所以目前的估值水平,在历史上来看是高估的状态。”

      

    但斌为苹果与OpenAI的合作“叫好”

      

    一天内,但斌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转 载了4篇有关苹果前景的文章。题目分别是:《苹果AI一夜颠覆所有!Siri史诗级进化,内挂ChatGPT-4o,奥特曼来了,马斯克怒了》《看了“苹果AI全家桶”,你会换机吗?》《来自苹果的重击》《苹果AI划时代登场:整合GPT-4o、Siri全面进化、每个系统都能用》。

      

    综合这4篇文章的视角,看好理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搭载AI后软件更有生命力;二是苹果智能需要搭载iphone15以上的机型,刺激了一波换机潮;三是苹果的人工智能不具有侵扰性,是一种温和的进步。例如,Business Insider媒体和科技领域首席记者Peter Kafka认为,这些智能协助场景确实听起来相当不错,尤其是开篇提到的机场场景,但并非所有展示的功能都具有颠覆性。而且,苹果希望在AI路径上谨慎行事,试图展现一种既令人惊叹又不引起恐慌的AI形象。

      

    对于苹果将会与OpenAI合作,陈达认为是天作之合,“苹果想将iPhone打造成人工智能的终端设备的话,自己从0到1做,肯定不如从外部整合进ChatGPT有效。同时ChatGPT本身面临货币化的问题,它是一个限制性营利实体而不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赚钱仍然是很现实的需求,况且如果不能实现商业上的货币化,生成式AI很难得到长期的爆发式的发展。二者一方需要货币化的平台,而另一方需要技术支持,是强强联合。”

      

    苹果30倍估值处于较高位置

      

    对于苹果推出新技术,资本市场报以“脚投票”现象。陈达认为,原因很简单,这并不是一个出人意料的信息,之前的股价已经反映预期,当利好来兑现后则股价调整是很自然的事情。

      

    陈达认为,市场预期苹果一定会拓展AI业务,并将这个预期计入了股价之中。目前,苹果30倍左右的市盈率属于偏高位置。巴菲特过去两个季度一直在卖出苹果的股票,众所周知,巴菲特很少在其认为公司业绩稳定且股价低估时卖出股票,这有悖于他的价值投资理念。其实从2010年最晚到2018年,苹果的估值长期在15倍附近徘徊;而随着巴菲特在2016年左右建仓之后,到今天苹果公司估值逐渐膨胀到30倍。“支撑它高估值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积极地回购;二是确定性的增长预期。如果将标准降低,增长预期减弱,从30倍降到20倍或者15倍,也完全处在合理范围内。”

      

    晨星公司的股票分析师威廉·科尔文(William Kerwin)指出,“我们维持对苹果公司股票170美元的公允价值估计,目前的股价被小幅高估了。”

      

    苹果端侧AI没有算力

      

    从AI技术角度,裴培发文表示,因为生成式AI任务是由ChatGPT在云端执行的,苹果端侧没有算力,只有软件部分的功能融合。

      

    苹果WWDC猛推端侧AI,声称所有AI功能会先通过端侧,端侧实施不了的才上报云端执行。结果立即被OpenAI发公告了:包括作文、画画在内的绝大部分生成式AI任务都是在云端执行的。这再次说明了推理算力的端侧下放还任重道远。

      

    业界流传这样一个假设:若下一代iPhone提价10%-20%以获得较高的本地推理能力,大部分用户能否接受?特别是在80%-90%的用户尚未养成日常使用AI应用的习惯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把数据中心的资本开支需求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过去的消费电子市场经验一再证明,为了新兴功能牺牲性价比往往得不偿失。

      

    到2025年苹果的市值可能不会超过英伟达

      

    6月5日,英伟达市值攀升至3.0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苹果,跻身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仅次于微软。

      

    不过随后,英伟达市值回落至2.97万亿美元,苹果估值再次抬高到3.02万亿美元。这两家科技巨头在2025年将会如何表现?苹果能否保持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的地位呢?

      

    对此,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苹果2026财年(2025自然年)的盈利将增长10%。如果其预期市盈率仍为27倍,那么到2025年9月结束时,其股价可能会上涨至215美元。这只会将其市值提升至3.3万亿美元左右。

      

    英伟达的调整后盈利预计将在2026财年增长33%。如果其预期市盈率为47倍,那么到2025年底,其股票交易价格将约为170美元,市值将接近4万亿美元。

      

    因此,即使它们的估值降温,英伟达明年也有明确的机会再次超越苹果的市值。不过,苹果在周期衰退中复苏一直都做得很好,如果它再一次展示这种能力,市值还有冲高的可能。

      

    裴培提到,如果说3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帝国有什么现实的忧虑,那就是推理算力下放到端侧,英伟达推理卡被架空(至少丧失大半个C端)。与训练不同,推理场景对CUDA(英伟达推出的运算平台)的依赖小,不需要NVLink(英伟达开发并推出的一种总线及其通信协议),目前简化版(蒸馏后)的大模型理论上已经可以端侧运行。苹果自己开发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就具备端侧推理的能力。

      

    英伟达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推基于RTX系列显卡的AI PC。但是移动端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英伟达的Tegra移动解决方案发展得并不算太好,而苹果A系列和M系列芯片早已充分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并形成了庞大的应用生态。

      

    英伟达在通用计算领域的统治地位是三位一体的:硬件本身、NVLink和CUDA。然而在端侧推理时代,NVLink不必要,CUDA的作用大大减小乃至也不必要,英伟达被限制为一家纯粹的硬件公司。苹果这样的消费电子公司掌握了终端用户和消费级解决方案,完全可以把英伟达的统治变成暂时的。

      

    不过,上述愿景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甚至不一定能在长期实现。据了解,目前的云端(数据中心)推理模式已经高度成熟,大模型厂商也更倾向于云端推理(有助于厂商自己掌控数据)。此外,英伟达中小卡具备相当强的通用性,可以胜任多种不同的AI推理任务,而端侧硬件未必具备这样的通用性。裴培指出,“在长期,我们不知道AI推理主要会在云端还是本地执行;在短期,肯定还是主要在云端执行。所以英伟达帝国在短期仍然稳如泰山,但很多人会认为长期的可能阴影已经足够压低估值了。”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