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投顾马志明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无论是持股还是持币的散户,内心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一旦市场继续下跌,就会有大量的止损盘涌出;而稍微出现反弹,又会有很多资金担心错过机会而盲目追高,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正是当前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
马志明表示,近期市场的回调并不意外,虽然这并非最高点,但只要市场在突破新高后未能加速上涨,回调就是必然的。上周五是回调的第一天,从目前来看,回调显然还没有结束,昨日市场继续调整且成交量缩小,这种K线形态根本无法作为调整结束的信号,今日开盘后市场调整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与指数正相关的资产,比如沪深300、各大指数、银行、保险或中字头股票,那么需要暂时等待,因为指数尚未见底,与指数正相关的资产可能还需要继续调整。
但如果投资者持有的资产与指数关联性不强,那可能反而会觉得市场表现尚可。周一涨跌比基本持平,涨停家数也较多,市场具备一定赚钱效应。所以,马志明提醒投资者,指数固然重要,因为很多个股是跟随指数同步运行的,但也不能完全依赖指数,关键是要判断手中的个股是否与指数同步。而当前市场的情况是,散户的情绪已经处于临界点,大家既担心市场短期回调,又害怕错过未来的行情,这种纠结的心态导致很多人在追涨时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最终被套牢,而手里有钱的人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比如今天市场中科技股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小幅反弹,以人工智能为例,虽然目前无法确定最低点是否已经出现,但从调整的时间来看,已经不算短了。这意味着随时可能酝酿反弹。然而,大多数股民的亏损都集中在科技股上。9月份追涨科技股后,人工智能、半导体、机器人等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目前,科技类品种虽然谈不上很贵,但也还没有出现类似6、7、8月份那样的拐点信号。所以,如果投资者被套在科技股中,建议不要轻易割肉,如果有加仓的打算,现在只能进行战略性加仓,不要奢望买在最低点。
总结而言,由于当前市场情绪非常敏感,马志明认为投资者逆向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比如崩盘放量、低开放量等情况,别人割肉时,正是进场抄底的好机会;而如果市场在下跌途中出现一天的反弹,即使反弹看起来很强势,但如果不具备持续性,也要忍住不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