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市场测评>>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老沙:借“机”洗盘较彻底江南:周五看反弹空间

巡航:今天周线收得越高越好天赢:抄底节点临近

幽兰行:8月5日淘金早参8月04日擒牛姐晚间复盘

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如何解读大盘缩量反弹呢

主力也在玩高抛低吸!复盘:8月4日市场最强热点

周五这里是关键收评:3150一带形成强有力支撑

市场正在消化两个关键要素!分时筑底 守住希望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今日主题前瞻】新能源带动电网升级改造,这个重点方向下半年招标有望放量

    2022-08-05 08:45:00 来源:财联社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主题详情】

      价格涨至往年10倍,这一清洁能源引发“全球抢购潮”

      由于俄罗斯削减天然气供应量,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再次上涨,亚洲的行情也被推高。到冬季供求更加紧张的隐忧强烈,日本和韩国等亚洲的需求国也将加快采购。目前的现货(即时合约)价格涨至往年夏季的近10倍。

      在管道气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欧洲试图通过进口LNG以缓解天然气供给短缺,引发“全球抢气潮”。自俄乌冲突以来,我国LNG价格高涨。从市场价来看,截至2022年7月29日,我国LNG市场价达6006元/吨,较2022年年初上升27.52%,较2022年2月初上升55.33%。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失衡,拉升我国LNG价格。东亚前海分析指出,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加速推进两条管道的输送能力的扩容以及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管道项目的建设。欧洲加紧布局里海天然气资源将拉动里海能源的需求提升,或将导致输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提升。

      上市公司中,首华燃气石楼西区块面积共计1524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末,永和18井区、永和30井区、永和45井区(叠合含气面积共计928平方公里)经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备案的天然气地质储量1276亿方、技术可采储量610亿方、经济可采储量443亿方。广汇能源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开发项目,目前25口气井正常开井生产15口,日产气51.48万方,平均单井日产气3.43万方。新天然气拥有亚美能源潘庄和马必区块自有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运营,其煤层气探明储量占到中国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的70%,截至2021年底,亚美能源2P煤层气储量约为179.84亿立方米。

      新能源带动电网升级改造,这个重点方向下半年招标有望放量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表示将全力做好电网扩投资工作,加快特高压、抽水蓄能、超高压等项目建设,年内在建项目总投资将突破万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带动电网升级改造,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是重点方向。据研究机构测算,“十四五”同期完善交流同步电网仍需建设特高压交流工程16个,投资约1900亿元。“十五五”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资约3800亿元,配套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资约2100亿元。光大证券认为,2022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特高压招标进度有所放缓,下半年特高压招标有望放量。

      上市公司中,许继电气形成了由±1100千伏及以下特高压直流输电、±800千伏及以下柔性直流输电、直流输电检修和实验服务等构成的特高压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包括换流阀设备、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等。金百泽表示,在特高压基建领域,公司与多家电力企业合作,“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公司核心技术之一,打造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客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神马电力表示,公司产品在特高压直流工程以及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应用打破了国际厂商对我国高端变电站用绝缘子市场的垄断,公司在特高压市场中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储能装机规模超预期,驱动该产品需求爆发,2022-2025年均增速或接近100%

      电化学储能因其可智能并网、响应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成为近年新增储能装机主流。分析师指出,随着储能项目走向大规模化,储能电站业主对储能温控等安全管理环节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储能温控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温控在储能系统成本中的占比仅为3%-5%左右,对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续降本压力有限。安信证券指出,作为一个价值量占比较低、技术壁垒较高、客户黏性较强的细分环节,预计储能温控市场有望维持当前较优的市场竞争格局,龙头厂商的领先地位较为稳固。目前风冷为储能行业主流的温控方案,未来液冷有望凭借散热效率、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加速渗透,从而带动储能温控整体单位价值量提升。测算2025年储能温控的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30亿元,对应2022-2025年均增速接近100%。

      上市公司中,朗进科技表示,储能设备温控产品是公司正在拓展的新业务领域,公司研发、生产的储能电站温控产品已经进入市场销售。英维克表示,目前在储能系统的液冷冷机、接头等产品均有规模销售。高澜股份储能液冷业务目前已有基于锂电池单柜储能液冷产品、大型储能电站液冷系统、预制舱式储能液冷产品等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现阶段,正积极对接行业相关客户,进行市场拓展。

      半导体“砍单潮”砍不到上游,设备交期延长至30个月

      近期芯片砍单、景气不再的消息甚嚣尘上,不过,综合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指引、经营情况以及机构调研和分析师研判来看,半导体“砍单潮”却并未波及设备、材料两大上游环节。设备环节方面,多家公司已给出上半年订单金额/业绩预告,甚至有企业新增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营收,还有不少厂商在接受调研时透露“订单充足”。

      TrendForce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设备交期再度延长至18-30个月不等。根据研究机构SEMI的预估,2020年到2021年,全球共有34个新晶圆厂投入使用,从2022年到2024年,全球计划有58个新晶圆厂投入使用,这将使得全球芯片产能提高约40%。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展望2022年下半年-2023 年,中芯国际、华虹无锡、华力集成等晶圆代工厂以及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IDM厂均有持续产能扩增计划,在当前行业景气、产能紧张背景下,预计半导体设备公司将持续有基本面业绩支撑。另一方面,国内晶圆厂有望加快供应链本土化,国产设备厂商接下来1-2年有望受益国产份额的阶跃式提升。

      上市公司中,国林科技半导体臭氧发生装置多用于Fab工厂的晶圆制造环节,主要提供清洗、氧化、薄膜沉积工艺制程的应用,半导体清洗专用臭氧设备已于7月中旬交付给客户,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万业企业日前公告,上半年累计新增集成电路设备订单超7.5亿元,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制造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预计增加约150%,控股子公司凯世通在2022年度第一季度获得重要客户多台12英寸集成电路设备的批量订单。盛美上海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清洗设备、半导体电镀设备和先进封装湿法设备等,除了已有的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主要客户的重复订单之外,2021年公司新增了五家大陆地区以外的知名客户。

      35项北斗专项标准正式发布

      8月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公告,将批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NSS服务可用性确定方法》等35项北斗专项标准予以发布。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制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主要用于定位、导航与授时。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开通服务,进一步刺激和拉动了各行业对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投入,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约16.29%。华安证券张天研报指出,卫星导航是战略科技力量重要一环,我国北斗在高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五年卫导产值突破万亿,全球市场份额有望翻番。

      上市公司中,北斗星通的产品线已经实现了"天线-芯片-板卡-模块-终端-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是经北斗系统主管部门授权许可、专门从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业务的运营机构;振芯科技专注于北斗“元器件—终端—系统—服务”的一体化产品研发,公司突破了频率源、射频收发、转换器等核心技术,北斗三号基带芯片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并实现销售;华力创通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已经在国防、林业、渔业、水利、交通、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子公司华力睿源为卫星互联网地面信关站的细分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车市7月淡季不淡,下半年亮眼数据支持下,8-12月行业景气度有望胜于其它行业

      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25-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61.3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上周增长44%;乘用车批发87.8万辆,同比增长53%,环比上周增长85%。初步统计,7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76.8万辆,同比增长17%;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1.9万辆,同比增长40%。

      华创证券张程航指出,8-12月的行业高景气度有望胜于其它行业,预计将持续为汽车板块带来配置吸引力。在此大背景下,自主整车与零部件依托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智能电动变革和增量,长期成长逻辑有望进一步增强。随着流动性、经济边际向好,叠加去年因芯片递延的百万辆级需求、3-5月疫情压制的需求、四季度政策刺激下的增量需求,下半年数据有望亮眼。

      公司方面,纽泰格主营汽车悬架系统、汽车内外饰等领域的铝铸零部件和塑料件的研发、生产,能够提供从轻铝合金到纤维增强塑料较完整的解决方案;和而泰在汽车领域的产品包括散热器、冷却液加热器、加热线圈、引擎风扇、门控制马达、汽车逆变器等方向的智能控制器,公司已获取多个平台级项目,终端品牌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等整车厂;迪生力主营铝合金车轮的研发、制造,主要产品为铝合金车轮,包括电镀车轮和涂装车轮,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铝合金大车轮(26寸-30寸)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