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每日必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三早间市场信息换电站概念龙头股深度解析

热点精选:农化板块+创新药+乳制品+新能源车

充分理解指数,明确热点结构做好分批低吸的交易计划

老沙:市场需要持续放量!抱团 春风吹又生

明天大盘会继续下跌吗探底回升收阳在即!

股心:量能破万亿,变盘节点仍需注意

中阳以上反弹一触即发5月27日市场最强热点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隆基绿能10亿募投项目调整、创始人李振国辞职 全年存货跌价超60亿、经营现金流罕见净流出47亿

    2025-05-28 12:38:10 来源:新浪财经
      

      5月26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将终止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芜湖(二期)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转而投向“铜川隆基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涉及资金10.8亿元。

      

      这一调整的直接原因是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及公司对BC(全背电极接触晶硅)电池技术商业化的需求。当前,隆基组件产能已明显过剩,而BC技术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关键方向,其商业化进程需加速布局。

      

      深层来看,这一变更反映了光伏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的转型压力。近年来,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多晶硅、硅片、组件价格分别下滑35%、45%、25%以上。隆基原有PERC技术产能面临淘汰风险,2024年底国内PERC产能预计逐步退出市场,海外产能或延续至2025年。产品降价和技术迭代带来的固定资产减值与存货跌价损失,已成为隆基业绩的“黑洞”。

      

      2024年,隆基绿能迎来上市以来最严峻的业绩挑战,实现营收825.82亿,同比下降36.23%,归母净利润-86.18亿元,创历史最大亏损。

      

      公司全年资产减值高达87亿,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1.28亿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22.99亿元。综合毛利率从2023年的18.26%骤降至7.44%,降幅达10.82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底,隆基绿能资产负债率升至59.83%,经营现金流罕见净流出47.25亿元,显示其“造血”能力受损严重,主要核心财务指标全面恶化。

      

      产能过剩背景下,隆基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承压。2024年上半年,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分别为170GW、80GW、120GW,但实际出货量仅44.44GW(硅片)、31.34GW(组件),部分产线开工率不足。

      

      技术迭代进一步加剧资产减值压力。隆基2023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6亿元,2024年上半年再计提57.84亿元,主要源于PERC产线淘汰及BC技术产线升级。董事长钟宝申坦言,部分PERC产线将改造为HPBC二代技术,但关键设备重复利用率有限,未来仍存减值风险。

      

      隆基将突围希望寄托于BC技术。2024年5月发布的HPBC二代组件效率达24.4%,较TOPCon技术高5%,计划2025年底形成50GW产能。

      

      然而,BC技术推广也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一代HPBC组件初期量产遇阻,导致交付延迟及存货减值;其次,BC组件成本高于TOPCon,市场接受度存疑,其溢价能力依赖如分布式光伏等差异化场景需求;此外,TCL中环等企业通过参股海外公司加速布局BC技术,行业技术路线争夺白热化,市场竞争也日趋加剧。

      

      就在几天前,隆基创始人李振国辞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退居中央研究院院长,专注技术研发。其女李姝璇拟进入董事会,引发外界对家族化治理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初硅料价格波动时,隆基采取跟随定价策略,损害硅片利润,二季度未跟进低价订单,导致组件市占率下滑。此外,公司2024年因海关查扣问题损失高利润订单,美国市场受挫,进一步拖累业绩。有分析认为,李振国的离职,或与公司近年战略失误也有一定关联。

      

      隆基绿能的困境是光伏行业周期波动、技术迭代与管理层战略调整的综合结果。短期内,产能过剩、资产减值与技术爬坡仍将压制盈利;长期来看,BC技术的商业化进度与氢能等第二曲线的培育,或成其能否重回“光伏一哥”的关键。光伏行业至暗时刻虽已过去,但复苏程度仍待观察。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