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每日必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大金融板块调整意欲何为银行股的调整随时出现

市场缩量整理,资金有高、低转换需求

大盘为何又跌下来了呢缩量回调不改长阳预期

股心:缩量调整,抱团松动,后续如何应对

皮球胖胖:黄金坑开砸,创业板要逼近2000点

市场运行在3浪反弹周期内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淘气天尊:市场连续上涨后,调整一下怎么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厦钨新能斥资2亿收购厦门钨业资产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上市三年融资超50亿

    2025-05-16 16:40:13 来源:新浪财经
      

      近期,厦钨新能发布公告称,拟以 1.2 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厦门钨业旗下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47% 股权,交易溢价率高达 80.36%。同时,公司还拟出资7887万元,收购厦门钨业海沧分公司二次资源制造部相关业务资产组,合计斥资近2亿元。

      

      此次关联交易在厦钨新能业绩连续两年下滑、盈利能力显著低于行业水平、累计融资超 50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还贷的背景下推进,引发市场对其战略合理性及潜在风险的关注。

      

      厦钨新能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

      

      2023 年公司营收 173.11 亿元,同比下滑 39.79%;归属净利润 5.27 亿元,同比大幅减少 52.93%。2024 年业绩进一步恶化,全年营收降至 132.97 亿元,同比下降 23.19%;净利润 4.94 亿元,同比下降 6.33%,较 2022 年的 11.21 亿元峰值缩水超 50%。

      

      尽管 2025 年第一季度,厦钨新能净利润同比微增 4.84% 至 1.17 亿元,但营收仍同比下滑 9.77% 至 29.77 亿元,显示行业需求疲软态势未根本扭转。

      

      从细分产品看,三元材料销量下滑是核心拖累因素。2023 年三元材料销量 3.74 万吨,同比减少 19.39%,2024 年虽因高电压产品放量带动季度销量回升,但全年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趋势难以逆转。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行,2024 年公司毛利率仅为 9.75%,2025 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 9.59%,显著低于厦门钨业同期 16.69% 的毛利率水平,亦低于中伟股份等同行 12% 左右的毛利率。

      

      为应对业绩下滑与流动性紧张,厦钨新能近年来频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022 年公司通过科创板 IPO 募资 15.41 亿元,同年以71.96元/股完成35亿元定增,两次融资合计超50亿元。其中,定增募资中 25.1 亿元明确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占募资总额的 71.7%。

      

      此次收购的赣州豪鹏估值问题尤为突出。根据评估报告,截至 2024年6月30日,赣州豪鹏 100% 股权账面价值 1.41 亿元,评估值达 2.55 亿元,增值率 80.36%。即便考虑其在电池回收领域的战略价值,80% 的溢价仍显突兀。

      

      从监管层面看,证监会对高溢价关联交易历来持审慎态度。对比同行业案例,宁波方正(维权)收购大股东锂电资产时 181% 的溢价已引发监管问询,而厦钨新能的估值合理性同样值得推敲。

      

      2025 年锂电池行业面临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尽管国家出台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但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加剧,价格竞争持续白热化。厦钨新能的核心产品三元材料受磷酸铁锂替代冲击显著,而其在电池回收领域的布局尚处早期阶段,短期内难以贡献显著利润。

      

      此次收购虽被包装为“完善产业链闭环”,但在公司业绩连续下滑、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高溢价收购控股股东资产难免被解读为 “输血” 行为。若未来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或整合失败,公司将面临业绩进一步恶化、股价下跌及投资者信任危机的多重压力。

      

      厦钨新能此次收购控股股东资产的交易,表面上是产业链整合的战略布局,实则暴露了公司在业绩下滑、盈利疲软、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困境下的被动选择。高溢价估值、关联交易公允性质疑及整合风险,叠加行业竞争加剧与政策不确定性,使得此次收购成为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