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每日必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大盘重回3400权重发力新高,行情能否加强

万兴科技为AI赋能打了个样强压之下洗盘调整必不可少

热点精选:英伟达概念+数据中心+航运港口+5G通信

阻力区域将有技术洗盘过程!化工抱团 银行避险

5月行情的曲折是显而易见的熟悉的味道不一样结局

假阴线暗藏黄金坑让我们一起笑看震荡!

5月13日市场最强热点新质战斗力概念股梳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创新航11.8亿入主苏奥传感背后:市占率逆势下滑 有息负债飙升至461亿

    2025-05-14 17:40:05 来源:新浪财经
      

      日前,港股动力电池企业中创新航宣布以“股权收购+表决权放弃+定向增发”的组合方式入主A股上市公司苏奥传感,总耗资约11.8亿元,成为其控股股东。这一交易被视为中创新航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布局,但结合其近年财务表现与行业背景,激进扩张背后的多重风险不容忽视。

      

      中创新航近年来持续加码产能扩张,规划2030年总产能突破1000GWh。然而,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有效产能利用率低于60%,储能电池更不足50%,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浮出水面。尽管中创新航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39.4GWh,同比增长16.6%,但其国内市占率却从2023年的8.5%降至6.68%,市场份额成为头部企业中唯一逆势下滑者。

      

      与此同时,公司产能扩张依赖巨额资本开支。2023年资本开支超200亿元,2024年成都二期、厦门等项目再投270亿元,但同期经营现金流仅31.13亿元,远不足以覆盖投资需求。低产能利用率与高资本开支的错配,可能导致未来资产减值风险加剧。

      

      中创新航的财务杠杆已攀升至危险区间。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负债达744.19亿元,资产负债率60.8%,债务权益比率77.5%,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有息负债从2023年的291.71亿元激增至461.16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约189.6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24.36亿元。

      

      中创新航的扩张严重依赖外部融资。2022年港股IPO募资90亿元后,2024年银行借款净增加104.97亿元,但同期经营现金流仅31.13亿元。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高达177.08亿元,经营现金流覆盖率不足18%。

      

      债务扩张的直接后果是财务成本飙升。2024年财务费用达3.0亿元,同比增长114%,吞噬了约35%的净利润。此次收购苏奥传感的11.84亿元支出,将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若未来融资环境收紧或市场增长不及预期,高负债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

      

      中创新航的困境折射出动力电池行业共性难题,低价换市场的策略失效,技术创新与财务稳健难以兼得。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14.18亿元,占收入5.1%,研发费用率长期低于同行,导致产品竞争力下滑。而此次收购虽押注产业链垂直整合,但若无法快速实现技术协同与成本优化,可能陷入“扩张-负债-减值”的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借新还旧”的模式在行业上升期尚可维持,但2024年动力电池收入同比下降12.1%,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行,叠加储能业务毛利率波动,公司造血能力面临考验。收购苏奥传感虽可拓展热管理、传感器等业务协同,但短期内难以贡献显著收益,资本回报周期存疑。

      

      中创新航的苏奥传感收购案,是新能源产业链深度整合的缩影,亦是激进扩张模式的试金石。在行业产能过剩与财务风险双杀下,企业需在规模野心与经营安全间寻找平衡。若无法有效提升产能利用率、优化债务结构,这场豪赌或将付出沉重代价。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