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每日必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贵金属板块领涨三大原因引发大跌

藏粮于技,AI能做什么?缩量看虚实,不宜冒进!

热点精选:跨境电商+固态电池+大飞机+食品饮料

4月16日周三早间市场信息缩量整理等待方向选择

重视业绩超预期的方向美容护理板块领涨

热点精选:广州消费+检测服务+婴童概念+证券

商业观察:富瀚微未来发展潜力与布局分析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光速“分手”吉利“断臂求生”战略收缩

    2025-04-16 18:01:20 来源:新浪财经
      

      日前,极星汽车与吉利旗下的星纪魅族宣布终止合资业务,极星收回分销权并独立运营中国市场业务。这一变动被解读为极星退出中国市场的序曲。

      

      2023年6月,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试图借助魅族的Flyme Auto系统及线下渠道资源,解决极星在华“水土不服”的难题。

      

      彼时,这一合作被视为极星本土化运营的核心抓手,目标是打造“智能座舱+销售网络”的闭环生态。然而,时隔仅一年半,被吉利视为“本土化希望”的极星时代科技,却成了“战略弃子”。

      

      市场普遍认为,极星在华败退的核心原因有三,一是产品竞争力缺失,仅有Polestar 2、4两款车型在售,定价29.98万-79.8万元,技术配置不及同价位蔚来、理想等品牌;二是渠道与服务短板,依赖合资公司未能建立稳定销售网络,裁员后仅剩少数员工维护口碑;三是8年内更换7位中国区负责人,管理层动荡,战略连续性不足。

      

      而销量与财务的双重压力,或是双方短时间内便结束合作的根本原因。

      

      2024年,极星汽车在华销量仅3100辆,2025年1-2月更跌至119辆,市场表现惨淡,远低于吉利的预期。

      

      2025年一季度,极星汽车全球销量达12304辆,同比增长76%,但主要依赖欧洲市场,占全球销量近70%,中国市场贡献微乎其微。

      

      2024年上半年,极星净亏损扩大至5.41亿美元,累计亏损超20亿美元,股价较上市初期暴跌90%,纳斯达克多次发出退市警告。

      

      事实上,自《台州宣言》后,吉利加速整合旗下品牌,关闭极越、收缩几何,并将资源向极氪、银河等主力品牌倾斜,极星因介于沃尔沃高端与极氪性价比之间的模糊定位,也被逐渐边缘化,吉利集团进一步战略收缩。

      

      与此同时,星纪魅族也正经历转型阵痛。2024年换帅苏静后,重心转向AR眼镜、智能穿戴及中东市场拓展,与极星的协同效应减弱。搬迁至深圳、引入前小米高管刘毅等动作,均显示其与吉利汽车业务的深度绑定意图转向轻量化运营。

      

      目前,极星中国生产基地已从四座缩减至台州、宁波、重庆三座,成都工厂于2024年关闭。未来,极星3将在美国生产,极星4转移至韩国工厂,极星7则计划在欧洲斯洛伐克工厂投产,以规避中欧电动车关税壁垒。

      

      根据规划,极星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800V平台的四门GT车型极星5及欧洲生产的紧凑型SUV极星7,目标年均销量增长30%-35%。

      

      然而,极星汽车产品迭代速度远落后于中国新势力,且品牌认知度在欧洲以外市场薄弱,新车能否扭转颓势并成功破局存在很大疑问。

      

      极星的困境折射出跨国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面临本土化失灵、成本控制不力、品牌定位模糊等典型挑战。未来,极星若无法在欧洲市场巩固优势并实现2025年盈利目标,恐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危机。

      

      而对吉利而言,极星的收缩是其“断臂求生”的必然选择,集中资源押注极氪、银河等品牌或是更务实的战略。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