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025-04-14 08:10:50
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4月14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主要金融指标增速回升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中国人民银行4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月加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7.0%,增速基本稳定。业内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当前,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多维协同发力 筑牢稳市制度根基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近期金融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按照“稳住股市”的要求,各方面更加聚焦促进投融资平衡,更加注重多维度协同发力,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和回报,着力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机制建设,不断凝聚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筑牢A股市场“稳得住,走得好”的基础。
共享中国商机 外企紧抓消博会机遇
记者在展馆采访时了解到,本届消博会不仅吸引了大量“回头客”,也迎来不少新朋友。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持续扩大开放的政策红利,成为吸引外资外企参加消博会、投资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
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9.7亿吨 同比增长3.1%
“铁路货运量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进一步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铁路物流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上海证券报
企业与居民信贷需求升温 3月信贷、社融等多项金融数据超预期
分析人士表示,开年以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协同发力,政府债券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加快,多地重大项目加速落地,企业和居民部门实际融资需求升温,带动3月信贷、社融等核心金融指标表现亮眼。展望未来,考虑到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下阶段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仍有支撑。
分析人士:我国宏观政策有空间和余力 各项货币政策会继续落地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影响加大,但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预计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未来各项货币政策举措还会继续有效落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择机降准降息有三层含义
关于择机降准降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择机”有三层含义。首先,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某种不利变化,比如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央行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刺激经济增长。
政策赋能 行业聚力 平台搭桥 多方发力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对外贸企业而言,拓展国内市场成为必要的缓冲方式。近期,政府、行业协会、零售渠道企业等多方发力,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证券时报
有效需求回暖 3月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
超预期的新增信贷社融规模显示,经济向新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业内专家指出,在金融体系继续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等资金需求端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共同推动3月贷款增速回升。
上下齐心应对关税冲击 瞄准“急难愁盼”出实招
记者注意到,目前,各级政府、商协会组织、大型互联网企业、商超、流通企业聚焦外贸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正积极出台多项举措,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助力外贸企业破局突围。
2025年首批一季报已经正式出炉!多家公司净利暴增
数据显示,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目前已有24家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有2家出现亏损,22家实现盈利;同时9家公司营收出现下滑,还有9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
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 资金青睐科技主题产品
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近日拉开帷幕,基金投资动向曝光。亮眼的业绩吸引增量资金持续涌入,多只绩优基金一季度规模大幅增长。
证券日报
近一周213家深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相关公告
分行业来看,电子、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公司较为集中。数据显示,近一周,申万一级行业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公司分别有22家、8家和7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金额分别为55亿元至85亿元、25亿元至46亿元、47亿元至93亿元。
券商密集回购“护盘” 板块估值修复值得期待
面对近期的市场波动,上市券商展现出了十足的信心,纷纷通过“大手笔”回购来维护公司价值以及股东权益,有力释放积极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发展。
多维布局银发经济 保险机构拓展养老金融新蓝海
当前,随着政策不断加码,养老金融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就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对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等提出明确要求。
技术与政策双轮驱动 上市公司抢滩3D打印赛道
近日,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这一重大进展打破了此前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垄断,也引起了资本市场对3D打印行业的高度关注。
人民日报
四部门联合发文 强化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体育金融服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加大体育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组织实施保障等三方面提出16项具体举措。
世贸组织纪念成立三十周年 与会各方强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反对保护主义
近日,世界贸易组织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与会各方回顾多边贸易体制历史成就,探讨当下世贸组织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改革方向。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是各方普遍共识。
经济日报
3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5470亿元——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
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5.41万亿元,同比增长7.4%。总的来看,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增强敢消费愿消费底气
提振消费不是单兵作战。每一项决策部署都在以消费为主线牵起全民公共福祉的整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全面优化,需要各部门、各地方的高效协同与有效响应,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要体现促消费的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金融数据释放多个积极信号 权威人士: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外溢影响仍需观察
分析人士表示,3月经济仍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信贷需求有所回升,推动贷款增长好于预期,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增多等因素,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有上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今年3月除了贷款外,政府债券增长较快,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维持较快发行节奏,带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
2025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前瞻:外贸如何打好“逆风局”?金融赋能稳外贸拓新局
外贸企业如何精准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如何有效稳住外贸订单以及开拓新兴市场?今年4月15日,全球瞩目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正式开幕。其间,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将携手近100家专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聚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赋能行业发展、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化等主题,精心策办近20场广交会论坛活动。
第一财经
企业和居民需求回暖 3月信贷、社融增速加快
市场权威专家表示,3月经济仍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近期全球不确定性影响增大,但我国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依然较强,我国有政策空间和余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预计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
一季度数据即将发布 中国经济有望迎来开门红
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33,维持在50荣枯线以上。经济学家们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加快回暖,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外需压力对中国经济修复有一定扰动,未来我国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经济参考报
一季度金融数据稳中向好 货币政策空间足
业内人士预计,4月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尽管部分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但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同时,我国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中外品牌云集 消博会展现市场开放新风采
最新款的车型、酷炫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超轻的全碳纤维自行车……在4月13日至18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中外品牌带着最新产品亮相展会。业内专家表示,消博会汇集了中外众多知名品牌,不仅为消费市场带来众多新产品,也展现出我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中国消费市场旺盛的发展活力。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