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每日必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A股需要强刺激才可以突破!

热点精选:硫酸+光刻机+证券+旅游板块

涨停复盘:机构抢筹了哪些股(附股)

资金为4月变盘做铺垫抗跌股 反弹一马当先

3月26日市场最强热点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走强

A股现在谁暴露谁完蛋,潜伏股威力惊人!

大盘继续缩量意欲何为呢杀恐慌盘风险依旧存在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天齐锂业交出最差成绩单:锂价拖累巨亏79亿 减值与偿债双双承压

    2025-03-27 15:31:03 来源:新浪财经
      

      在全球锂价持续探底的冲击下,天齐锂业交出历史最差成绩单。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暴跌67.75%;归母净利润亏损79.05亿元,同比扩大208.32%,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这份年报揭示了在锂价大幅调整的周期中,资源巨头面临的多重风险。

      

      价格坍塌重击业绩 库存减值压力凸显

      

      2024年锂化工产品价格遭遇“雪崩式”下跌。据年报披露,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从年初的11万元/吨跌至年末的7万元/吨,全年跌幅达36%。

      

      价格暴跌直接冲击公司核心业务:锂矿销售收入同比下滑81.7%至49.78亿元,锂化合物收入下降39.2%至80.75亿元。

      

      更严峻的是,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1.14亿元,其中8.29亿元为澳大利亚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终止带来的在建工程减值,另有12.85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反映出高价库存难以消化的困境。

      

      产能扩张遭遇价格寒冬 澳洲项目成负担

      

      在产能布局上,天齐锂业面临“投产即亏损”的尴尬局面。

      

      年报显示,格林布什锂精矿年产能已提升至162万吨,2024年产量141万吨,但化学级锂精矿售价同比下降62%至约700美元/吨。

      

      更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奎纳纳氢氧化锂工厂一期项目虽完成技改,但受制于市场需求,全年产能利用率不足60%。而投资超14亿元的二期项目因“不具备经济性”终止,前期投入转化为沉没成本,凸显海外扩张风险。

      

      毛利率“双杀” 成本错配侵蚀利润

      

      价格下行周期中,公司遭遇“成本刚性”与“售价弹性”的双向挤压。锂矿采选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90.44%骤降至63.71%,锂化合物毛利率更是腰斩至35.21%。

      

      这种压力源于锂精矿定价机制: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泰利森采购的锂精矿采用“月度定价+主流报价均值折扣”模式,在锂价快速下跌时形成高价原料与低价成品的剪刀差。数据显示,2024年锂化合物营业成本同比激增50.51%,远超收入降幅。

      

      汇兑损失激增 短债压力攀升

      

      偿债能力指标亮起红灯。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减少40%至57.67亿元,而短期借款增长289%至13.14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达28.75亿元。

      

      受澳元、美元汇率波动影响,财务费用暴增55倍至8.99亿元,其中汇兑损失占比超90%。尽管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1%,但流动比率从2.38降至1.52,短期偿债能力明显削弱。

      

      行业寒冬持续 资源龙头如何破局?

      

      当前锂价已跌破部分云母提锂企业成本线,但天齐锂业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中坦言:“行业出清需要时间,2025年供需矛盾仍存”。

      

      面对挑战,公司采取三大应对措施,包括放缓雅江措拉锂矿建设,聚焦格林布什降本;推动奎纳纳工厂客户认证,加速产能释放;拓展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已建成硫化锂中试线。

      

      不过,分析师指出,若锂价长期低于8万美元/吨,公司资源成本优势或被削弱,产能消化与债务管理将成为关键考验。

      

      在新能源产业链估值重构的当下,天齐锂业的这份年报为行业敲响警钟——资源禀赋不再等同于盈利保障,如何平衡产能扩张与市场波动,将成为锂电巨头穿越周期的必修课。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