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维持钢铁行业“增持”评级。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在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龙头公司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将更加凸显。该行维持供给端收缩的预期,钢铁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上周五大钢材表观需求环增,五大钢厂厂库和社库合计环降
上周(11月17日-11月21日)五大钢材表需894万吨,环比增3.90%,同比降2.01%;其中建材表需319万吨,环降16万吨;板材表需575万吨,环增18万吨。五大钢材产850万吨,环降16万吨;总库1433万吨,环降44万吨,连续数周下降,符合历史同期规律。10月份粗钢产7180万吨,同降12.10%;10月份生铁产6555万吨,同降7.9%;10月我钢材累计出口9774万吨,累增6.6%,环降2.6个百分点。产量下降,库存下降,国内钢材资源供应更加平衡。
钢企盈利环比下降
进口矿港口库存15055万吨,环降75万吨。螺纹模拟测算平均吨毛利为61元/吨,较上一周降20元/吨,热卷模拟平均吨毛利-65元/吨,较上一周降48元/吨;上周247家钢企调查盈利率为37.66%,较上一周降1.30个百分点。近两个月以来,由于需求放缓,钢材毛利下降较多,钢企亏损面有所扩大。
需求有望企稳,供给维持收缩预期
地产新开工相比高峰下降超过70%,地产钢材需求占比持续下降,对国内钢材总需求的影响已大大减弱;基建和制造业端用钢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增长。钢材外需,2025年前10月累计钢材出口保持增势。总体看,该行预期钢铁需求有望逐步企稳。从供给端来看,根据Mysteel调查,247钢企上周超60%亏损面,供给市场化出清已开始出现。从政策方面来看,近日发布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按照支持先进企业发展、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原则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促进供需动态平衡”。该行维持供给端收缩的预期,钢铁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
风险提示:供给端收缩不及预期,需求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