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中国医药产业迈入“创新兑现+全球布局”的关键阶段,人口与内需基数、全产业链制造能力构成核心支撑,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出海路径。面对全球竞争与政策深化,行业需“立足于内、创新引领、开拓于外”,对内强化供应链安全与合规能力,对外深化多元化出海布局。展望2026年,重点把握创新商业化、全球化突破、政策优化带来的新增量及行业并购整合的机遇。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全球视角:创新价值凸显,中国力量加速渗透
中国医药具“创新升级+供应链韧性”优势,2025前三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超去年全年,器械也在积极探索出海路径。美国主导早期研发与高端定价,但跨国药企专利悬崖下需求旺盛,中国资产全球性价比凸显,内外协同空间广阔。
国内的价值重塑:聚焦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与合规根基
①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集采优化、多元化支付、医疗服务价改推进;②制药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放量期,关注供应链安全;③器械:国产替代向中高端延伸,看好出海、新科技(AI、脑机接口)及并购整合等新技术落地;④跟踪中药、药店、医疗服务等行业触底回升与转型升级的机会。
出海的价值重塑:多维突破,构建全球化新格局
①创新药:BD常态化,迈入国际化2.0时代;②产业链:国内和海外需求回暖;③原料药:化解短期扰动,向特色原料药/ CDMO转型;④器械:开拓海外市场,创新器械自主销售与BD并行;⑤血制品/疫苗:静丙海外注册、疫苗出海模式多元。
2026年投资展望:价值重塑,静待花开
①创新主线:创新药(ADC、二代IO、小核酸、减重)、创新器械(AI医疗、脑机接口等)。②出海主线:具备全球临床数据与国际化能力的创新药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器械公司。③边际变化主线:1)政策红利:医疗设备更新等;2)供求改善:CXO行业订单复苏、上游物料国产替代及海外销售。④整合主线:器械细分赛道龙头、中药国企改革标的、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制药企业。
风险提示:药械招采及控费政策严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强于预期、创新药及器械审批进度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难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