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直播>>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板块的轮动是好事11月7日市场最强热点

热点精选:半导体+核电核能+太空旅游+光伏

海西一狼:大涨做减法,高低切换全面展开!

圣元环保:精耕细作的垃圾焚烧发电专家

这一次4000点和之前有啥不同站上四千点开启新征程

指数反弹的关键因素放量收阳 谨慎追高

股心:再度站上4000点,反弹能走多远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华西证券:低轨卫星拐点已至 国内组网加速

    2025-11-07 16:50:57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遵循“先登先占”的国际规则,使得近地轨道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焦点。从发射进度来看,SpaceX累计发射已突破10000颗,目前在轨道运营8600多颗。国内实际部署截至目前在轨低轨卫星仅约300余颗,和美国差距很大,加速组网势在必行。当前我国低轨卫星进入加速组网期,发射节奏明显加快,后续国内突破批量化卫星生产和快速组网技术,迈向从“单星定制”迈向“星座化部署”新阶段。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保频占轨,时不我待

      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遵循“先登先占”的国际规则,使得近地轨道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焦点。近地轨道仅能容纳约6万颗卫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分配有严格的发射时间与数量要求,否则将丧失资源使用权,立项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第12年要完成50%,第14年必须完成100%。

      从申请进度来看,目前SpaceX申请了4.2万颗轨道资源,亚马逊Kuiper计划部署3236颗卫星;国内中国星网GW星座申报约1.3万颗卫星,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规划部署约1.5万颗卫星。粗略统计全球申报的低轨卫星总量已超过10万颗,远超总容量。从发射进度来看,SpaceX累计发射已突破10000颗,目前在轨道运营8600多颗。国内实际部署截至目前在轨低轨卫星仅约300余颗,和美国差距很大,加速组网势在必行。

      运力逐步提升,可回收技术等措施推进降本落地

      火箭运力是关键指标,目前通过现在火箭扩产、商业火箭填补、以及新增发射工位来增加运力。目前SpaceX火箭以猎鹰9号为主,近地轨道运力22.8吨;我国目前发射以长六改、长八甲和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为主,其中以长征八号为例,运力仅7吨,双方运力差距较大。

      商业火箭发展迅猛,可回收火箭进展顺利。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完成火箭发射入轨的民营商业火箭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东方空间等,其中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这些民营商业火箭企业在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新型燃料应用、海上发射等领域形成突破,正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重复回收来看,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都致力于将发射成本降低,大幅提升商业发射竞争力。其中朱雀3号准备在2025年底前进行入轨级首飞。

      规模化生产驱动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快速下降。美国SpaceX通过规模化制造,已将单颗卫星成本控制在50万美元以下,发射成本因火箭回收技术而大幅降低。中国卫星制造产业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批量生产,降低单星成本较国际水平缩小差距。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效应显现,卫星平台成本占比降低,核心成本将集中于有效载荷。

      低轨卫星在通信、AI、军用都具备较大市场前景

      低轨卫星通信正与地面5G网络深度融合,实现全球无缝覆盖。2025年联发科与欧洲太空总署合作,成功完成全球首次符合3GPPR19规范的5G-Advanced卫星宽带实网连线,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奠定基础。低轨高通量卫星采用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大幅提升了频谱利用效率,未来在海洋、沙漠等领域逐步覆盖。同时随部分手机部署卫星通信功能,手机也有望成为卫星主力终端。

      人工智能与低轨卫星的结合正催生新一代智能卫星系统。11月2日,英伟达首次把H100 GPU送入了太空,继英伟达之后,谷歌也要把TPU送上太空,11月5日谷歌官宣“捕日者计划”,要在太空建设可扩展的AI计算系统,预计2027年,谷歌与Planet将把两颗原型卫星送入轨道。在节能和散热两方面来看,人工智能和低轨卫星的结合可以摆脱电力和散热瓶颈。

      2025年国内发射进度加快

      我国低轨卫星进入加速组网期,发射节奏明显加快。7月30日,长征八号甲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9月27日,长征六号甲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送入轨道。国网星座任务间隔逐步缩短;千帆星座采用“一箭10星/一箭18星”等高密度发射模式。后续国内突破批量化卫星生产和快速组网技术,迈向从“单星定制”迈向“星座化部署”新阶段。

      标的方面

      建议关注:复旦微电(688385.SH)、紫光国微(002249.SZ)等标的。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卫星通讯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3)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