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铜价自4月初以来持续走高,过去六个月累计上涨逾20%。截至发稿,LME铜期货报10,727.50美元/吨。瑞银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铜的市场前景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供应端因素推动,该行对铜价的预测继续显示出更多的上涨潜力,且这一潜力的实现速度正在加快。瑞银认为,未来几个季度铜价可能在每吨10,000美元至11,500美元区间内运行。该行将2026年9月的铜价预测上调至每吨11,500美元(此前为每吨11,000美元),同时将其他时间点的铜价预测整体提前一个季度。
在供应端,瑞银指出,当前存在多起铜供应中断事件,其中最显著的是美国矿业巨头自由港-莫克莫兰(Freeport-McMoRan)在9月8日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山体滑坡后暂时中止运营。该公司已宣布启动不可抗力条款,并预计其产量将受到重大影响并持续至2027年。自由港-莫克莫兰已将2026年Grasberg矿的产量指引下调35%,意味着约27万吨的铜供应减少。
据悉,2025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几个铜矿并不太平。5月下旬,位于刚果(金)的全球第四大铜矿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发生矿震事件,并导致其2025年产量指引由从52万-58万吨下修至37万-42万吨。7月底,全球最大地下铜矿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因地震造成矿井坍塌。运营这座矿山的智利国营铜业公司表示,今年的产量将缩减30万吨,较此前预期低约11%。
瑞银称,现货冶炼与精炼费用(TCRC)仍处于历史低位,再加上市场预期美联储即将降息以及美元走弱,共同推动铜价升至每吨10,600美元以上。该行预计,在供应仍紧张、加工费偏低且美国以外库存下降的背景下,精炼铜产量将保持低位。该行对2025年、2026年的铜供应增长预计分别为+1.3%、+2.8%。
在需求端,瑞银表示,中国仍是全球铜需求增长的核心支撑力量,终端需求主要来自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及家电行业。今年以来,中国的精炼铜产量与铜精矿进口量均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来自欧洲和美国的传统终端行业需求仍然疲弱,但电网建设与新能源需求依然坚挺。
总体而言,瑞银维持铜需求预测不变,预计2025年、2026年精炼铜需求将分别增长2.2%、2.9%。因此,2025年、2026年的铜供应缺口将分别达到5.3万吨、8.7万吨。
瑞银称,该行此次对铜价预测的调整幅度有限,因为铜价仍存在双向风险。短期内,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不容低估。另外,若美国铜进口放缓——甚至出现潜在的出口,可能有助于美国以外的铜库存重建,从而限制短期内铜价的上涨空间。美元可能再度走弱,这将进一步支持铜价前景,但该行认为这应被视为铜价的次要驱动因素。不过,若美联储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增长,该行将对2026年下半年的铜价前景保持乐观。
从投资角度出发,瑞银继续偏好波动率卖出策略——尤其是卖出铜价下行风险以获得收益提升。这一策略在短期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风险回报比,特别是在年底前预计将面临宏观逆风的情况下。当然,从长期视角来看,该行依然看好铜价,倾向于直接持有多头头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