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直播>>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常长亭:用心领悟关键点位处发布的多个重要政策

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安心过节·二次起跳·就在节后

热点精选:证券+AI应用+工业母机+玻璃基板

权重发力市场普涨 新热点来了,科技大主线不动摇

酝酿节后行情可能的变化 超导新材料(附股)

周一评述及周二沪市预测 9月29日市场最强热点

3000亿市场启动,散户为何总慢半拍?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湘财证券:25H1有色行业盈利增长明显 贵金属及小金属板块表现优异

    2025-09-30 15:18:16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湘财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H1有色行业利润向上游集中,有色板块营收平稳但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板块现金流改善明显。细分板块来看,2025上半年,铜板块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贵金属板块营收及利润大幅增长,稀土板块盈利能力明显修复,钨板块盈利能力平稳抬升铜板块。贵金属板块方面,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中长期降息周期下、美债压力加大导致美元走弱趋势加强及央行储备多元化趋势驱动黄金储备中长期提升背景下,黄金价格有望长期看涨。

      湘财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贵金属及小金属板块业绩表现优异。行业层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有色行业累计收入增速逐月收窄,但上游矿采选业收入增幅仍较2024年有所提升。2025年上半年有色矿采选业营业利润增速明显高于冶炼及加工业,利润向上游集中。上市公司层面来看,2025H1有色板块营收平稳增长,业绩大幅提升,有色行业上市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1.82万亿元,同比增长6.59%;实现归母净利润953.63亿元,同比增长35.94%。

      2025H1有色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杠杆率小幅回升,但现金流改善明显,资本支撑持续收缩。分板块来看,2025H1贵金属及小金属板块业绩表现优异,而金属新材料板块业绩增速承压。铜板块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贵金属板块营收及利润大幅增长,稀土板块盈利能力明显修复,钨板块盈利能力平稳抬升铜板块。

      2025H1铜板块利润增长显著高于收入增长,但营收及利润增速边际均收窄。收入端来看,2025H1铜板块实现营收9236.61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有色下滑;利润端来看,2025H1铜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438.11亿元,同比增长40.97%,增速较2024全年及2024年同期分别提升6.18pct和14.83pct。2025H1铜板块盈利能力回升,资本支出持续收缩。

      贵金属板块:2025H1贵金属板块营收及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增幅边际大幅提升。收入端来看,2025H1贵金属板块实现营收1882.53亿元,同比增长27.15%;利润端来看,2025H1贵金属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96.81亿元,同比增长64.71%,增速较2024全年及2024年同期分别大幅提升16.47pct和11.86pct,板块收入及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金、银价格的同比大幅增长。2025H1贵金属板块盈利能力回升,资本支出同比下降。

      稀土磁材板块:2025H1稀土板块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磁性材料板块营收增速由负转为小幅增长,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2025H1稀土板块盈利能力明显修复,资本支出仍有所增长但边际增  速收敛;磁性材料板块盈利能力平稳抬升,资本支出小幅增长。

      钨板块:2025H1钨板块营收同比转正且增幅边际提升,受同期非经常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幅有限,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2025H1钨板块盈利能力平稳抬升,资本支出小幅增长。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供给端紧张且短期受到头部企业停产冲击、需求端结构向好且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增长,同时美联储降息大趋势下金融属性较强的铜板块。贵金属板块,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中长期降息周期下、美债压力加大导致美元走弱趋势加强及央行储备多元化趋势驱动黄金储备中长期提升背景下,黄金价格有望长期看涨,建议关注招金矿业(01818)。同时建议关注战略性价值属性强,供给受约束的钨板块和稀土永磁板块,相关标的金力永磁(06680)。首次覆盖给于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行业产能不能如期释放风险,新技术及新材料替代风险。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