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淡季关注因公需求改善 重视航司利润拐点
2025-09-30 09:01:38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9月中旬以来民航公商务需求环比改善,高客座率传递至票价端,根据航班管家,十一预定数据量价双升,淡季关注公商务需求的持续改善。中信证券预计十一假期日均客运量同比增长6.4%,2025年国庆春秋长假8天,考虑拼假下错峰出行增加将托底客流波谷,期待4Q25公商务需求改善推动全票价持续正增长。
民航“反内卷”群策群力,关注后续边际变化,潜在抓手包括托底价、控时刻、代销监管等方面。未来3年供给端强约束明确,考虑上游飞机制造商、尤其发动机产业链恢复进度,即使新签订单2029年之前或亦难交付。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3Q25航司利润或同比略增,淡季关注因公需求改善,重视航司利润拐点。
暑期民航公商务需求偏弱,航油成本下降贡献利润边际变量,近期公商务需求改善提振航司4Q25亏损收窄的信心,收益端亦有望成为业绩改善的支撑因素。目前影响公商务需求的负面因素或已充分反应,9月中旬以来公商务需求改善持续,高客座率反映的需求修复传递至票价端,十一预定数据表现为量价双升(据航班管家统计,截至9月21日,十一假期国内线平均预售裸票价同比增长7.9%),淡季关注公商务需求的持续改善。近期行业票价同比转正信号积极,期待4Q25公商务需求改善推动全票价持续正增长,2025年或成为三大航利润转正、周期弹性释放的起点。
民航“反内卷”群策群力,关注后续边际变化,潜在抓手包括托底价、控时刻、代销监管等方面。
6月以来,民航业反内卷工作逐步展开,包括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行业“内卷式”竞争,以及中国航协发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我们预计后续“反内卷”潜在抓手或包括托底价、控时刻、代销监管等方面。
1)托底价,后续行业对价格的监管或以航线成本为抓手,限制航司间的恶意竞争;
2)控时刻,2025年年初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中提到将修订出台《航班时刻管理办法》,我们认为未来时刻的批复或也将考虑到航线盈利水平、航司竞争程度等因素,预计行业仍维持严控供给,同时结构性调优;
3)代销监管,我们认为行业后续对OTA的价格公布、退改签规则的管理将更加严格,航司将掌握更多定价权、对市场判断更加精准,将有利于优化价格机制。
民航“反内卷”或对行业票价形成支撑,三大航业绩关于票价的弹性领先。
飞机低引进+发动机维修使得有效供给延续低增长,考虑到上游制造商产能以及老旧飞机替换,即使新签订单2029年之前或亦难交付。
据各公司公告,截至2025年8月,三大航今年以来合计净引进飞机60架,较2024年年底增长2.3%,维持低引进趋势,我们预计2025/2026年样本航司引进增速分别为3.9%/4.6%,考虑近年实际交付能力增速或有所折减。航班管家统计8月底装载PW1100发动机的连续停场7天的飞机数达到120架,占全行业窄体客机比重3.6%,维修期或延续至2026年。
从增量和存量两个维度来看,行业短期内供给均较为紧张。近期彭博社报道中美或签署新飞机订单的动态引发市场关于供给波动的担忧,但我们认为一方面,上游供应商产能有限,2028年以前机位都比较紧张,新订单的交付周期或较长,另一方面,据航班管家,全民航15+机龄的飞机架数占比已经达到13.6%,未来的飞机引进预计也将配合机队更新的需求,对净引进的波动影响或有限。
风险因素:
出行需求不及预期;飞机引进速度超预期;国际线恢复不及预期;油汇影响超预期。
投资策略。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航空出游需求旺盛,量价或有超预期表现,释放积极信号。民航“反内卷”工作逐步展开,或从托底价、控时刻、代销监管等方面加强监管,有望对行业价格形成支撑,建议关注航司业绩弹性。飞机低引进+发动机维修使得有效供给延续低增长,新订单对行业供给影响或有限,无需过分担忧。四季度行业量价表现或迎拐点,关注淡季布局时机。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