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直播>>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精选:传媒影视+机器人+光伏+国防军工

商业观察:半导体材料细分行业龙头汇总(附股)

玉名:指数背后的热点内部分歧愈演愈烈

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天量新高是否短线见顶

股心:十年新高后,注意加速带来的风险

第六感觉:明日大盘还能继续上涨吗?

皮球胖胖:波段调整已经在今天午盘之后启动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申万宏源:液冷渗透趋势显著 关注上游冷却介质投资机遇

    2025-08-19 14:47:02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浸没式液冷是将服务器整机或部件浸入不导电的冷却液中,适用于超高功率密度场景。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成为未来浸没式液冷主流选择。根据IEA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装机量有望达到114.3GW,乐观情况下2024-2030年数据中心年新增装机量为24GW,悲观情况下年新增9GW,平均年新增16.6GW,按照液冷渗透率60%,浸没式渗透率40%计算,有望新增4万吨氟化液需求,按照25万元/吨价格测算,市场空间约百亿元。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液冷技术是解决数据中心散热问题的有力抓手

      

    伴随AI、5G等高密度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功率密度不断增加的同时亦带来高热密度和巨额能耗问题,AI服务器功率2000-3000W,远高于普通服务器功率300W-1000W,数据中心散热问题成为重大挑战。英伟达自BlackWell架构开始使用液冷,GB200采取单相冷板+风冷方案,DGXGB300系统引入机架级液冷设计,全面转向全液冷设计。

      

    冷板式液冷是目前主流方案,单相以水和乙二醇为介质,英伟达或将采用新的双相方案

      

    冷板式液冷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液冷技术,其将金属冷板紧贴CPU、GPU等高功耗芯片,冷却液在冷板内部流道循环吸热。其中单相冷板式液冷不发生相变过程,适用于中低功率服务器,且无需对原有架构进行较大迭代,是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其冷却介质以水、乙二醇等液体为主,约占液冷总体市场的70%。双相冷板式液冷采用低沸点液体如R134a或氟化液等,在冷板内吸收热量后发生相变(从液态变为气态),利用相变潜热高效带走热量,散热效率高于单相冷板,可应对更高功率密度,英伟达的Rubin芯片或将采用颠覆性的双相冷板技术。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高于主流冷板式,成长空间广阔

      

    浸没式液冷是将服务器整机或部件浸入不导电的冷却液中,通过液体对流和相变(如蒸发吸热)带走热量,分为单相浸没(无相变)和双相浸没(有相变),适用于超高功率密度场景。相比于双相,单相的优势在于部署成本和冷却介质成本更低,且无冷却液溢出风险,因此目前浸没式液冷中主要以单相为主;双相的优势在于散热能力和散热极限更高,但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上还暂时落后于单相。目前采取单相方案的以阿里、字节、腾讯为主,采取双相方案的以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的超算中心等为主。

      

    氟化液或是浸没式液冷的最佳介质,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脱颖而出,市场空间约百亿

      

    目前浸没式液冷选取的冷却介质包括矿物油、硅油及氟化液,其中矿物油及硅油虽然成本较低,但常温下粘度较高,且具有闪点,使用中有可燃助燃风险,绝缘强度高,介电常数高,可能影响信号传输。氟化液具有良好的综合传热性能,可以实现无闪点不可燃,且稳定性极佳,介电常数低,但痛点在于成本较高。

      

    主流氟化液包括氢氟醚、全氟聚醚、六氟丙烯低聚体及全氟胺,其中氢氟醚介电常数较高,适用于精密部件的清洗;全氟聚醚和六氟丙烯低聚体综合性能佳,但全氟聚醚价格较贵,六氟丙烯低聚体成本低但酸性和挥发性问题暂未解决;全氟胺此前已被选为成熟方案,但3M退出后,因其生产需要电解,耗电量极大,工艺壁垒较高。

      

    申万宏源认为,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成为未来浸没式液冷主流选择。根据IEA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装机量有望达到114.3GW,乐观情况下2024-2030年数据中心年新增装机量为24GW,悲观情况下年新增9GW,平均年新增16.6GW,按照液冷渗透率60%,浸没式渗透率40%计算,有望新增4万吨氟化液需求,按照25万元/吨价格测算,市场空间约百亿元。

      

    标的方面

      

    液冷是AI产业发展趋势下解决散热问题的重要工具,上游冷却介质迎来较佳的发展机遇,氟化液建议关注东阳光(600673.SH)、巨化股份(600160.SH)、永和股份(605020.SH)、新宙邦(300037.SZ)、八亿时空(688181.SH)、三美股份(603379.SH)、昊华科技(600378.SH)、东岳集团(00189);硅油建议关注润禾材料(300727.SZ)、新安股份(600596.SH)、兴发集团(600141.SH)。

      

    风险提示

      

    1)AI数据中心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环保政策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