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直播>>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下周大盘能向上突破吗 科技股为何集体调整

下周的两个考验 8月8日市场最强热点

常长亭:行情第二阶段更要加大力度参与含金科技

连板近创历史新高高占比 收回拳头再出击更有力!

热点精选:AI应用+脑机接口+RWA+商业航天

玉名: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对行情的影响

商业观察:华为CANN概念股全梳理(附股)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东吴证券:距离真正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有多远?

    2025-08-09 22:37:02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未来具身大模型将在模态扩展、推理机制与数据构成三方面持续演进。当前主流模型多聚焦于视觉、语言与动作三模态,下一阶段有望引入触觉、温度等感知通道;Cosmos等架构尝试通过状态预测赋予机器人“想象力”,实现感知—建模—决策闭环,构建更真实的“世界模型”,提升机器人环境建模与推理能力;数据端,仿真与真实数据融合训练成为主流方向,高标准、可扩展的训练场正成为通用机器人训练体系的关键支撑。

      

    东吴证券具体观点如下:

      

    1 人形机器人为何需要高智能的大模型?

      

    尽管人形机器人的形态早已实现工程可行,但其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在于摆脱传统工业机器人“控制刚、泛化弱”的局限,补足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与适应能力。工业机器人主要基于确定性控制逻辑运行,缺乏感知、决策与反馈能力,导致高度依赖集成,成本高、通用性差。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以“通用智能体”为目标,强调感知—推理—执行的完整链路,必须依托大模型支撑的多模态理解与泛化能力,才能适应复杂任务与动态环境。当前多模态大模型的兴起,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初级大脑”,开启从0到1的智能进化,并通过数据飞轮实现模型能力与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然而整体智能化仍处于L2初级阶段,通往泛化智能仍面临建模方法、数据规模与训练范式等多重挑战,高智能大模型将是贯通通用人形机器人路径的核心变量。

      

    2 从架构端和数据端看,目前机器人大模型的进展如何?

      

    当前机器人大模型的快速演进,主要得益于架构端与数据端的协同突破。架构上,从早期的SayCan语言规划模型,到RT-1实现端到端动作输出,再到PaLM-E、RT2将多模态感知能力融合至统一模型空间,大模型已逐步具备“看图识意、理解任务、生成动作”的完整链条。2024年π0引入动作专家模型,动作输出频率达50Hz;2025年Helix实现快慢脑并行架构,控制频率突破至200Hz,显著提升机器人操作的流畅性与响应速度。数据端,已形成互联网、仿真、真机动作三类数据协同支撑的结构化体系:前两者提供预训练量级与泛化场景,后者则直接提升模型在物理世界中的实用能力。其中,真机数据采集对高精度动捕设备依赖度高,光学动捕以精度优势适配集中式训练场,有望成为具身模型训练的核心数据来源。当前主流训练范式正由“低质预训练+高质后调优”快速迭代,模型智能的跃迁正转向“从数据堆料到结构优化”的阶段。

      

    3 未来大模型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面向未来,具身大模型将在模态扩展、推理机制与数据构成三方面持续演进。当前主流模型多聚焦于视觉、语言与动作三模态,下一阶段有望引入触觉、温度等感知通道;Cosmos等架构尝试通过状态预测赋予机器人“想象力”,实现感知—建模—决策闭环,构建更真实的“世界模型”,提升机器人环境建模与推理能力;数据端,仿真与真实数据融合训练成为主流方向,高标准、可扩展的训练场正成为通用机器人训练体系的关键支撑。

      

    投资建议

      

    模型端建议关注【银河通用(一级公司)】【星动纪元(一级公司)】【智元机器人(一级公司)】,数据采集领域建议关注【青瞳视觉(一级公司)】【凌云光(688400.SH)】【奥比中光(688322.SH)】,数据训练场领域建议关注【天奇股份(002009.SZ)】 。

      

    风险提示

      

    大模型技术进展不及预期,高质量数据获取受限,人形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