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综合上半年ETF资金流向,汇金等资金行为,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及下半年政策展望,预计A股市场将在财政货币“双宽松”环境与结构性政策引导下,延续以估值修复为主线的结构性震荡上行行情。稳增长政策有望改善风险偏好并抬升市场估值中枢,而企业盈利修复滞后将导致行业分化加剧,资金将聚焦于政策导向明确、景气度较高的主线板块。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高股息蓝筹三类方向。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一、ETF市场整体回暖:净资产上升,资金行为阶段分化
截至2025年7月29日,非货币型ETF总资产净值达4.49万亿元,相较于一季度末稳步上升。份额结构方面,股票型和跨境型ETF占据大部分份额,而商品和债券型ETF份额则相对较少。从趋势来看,股票型ETF呈现明显脉冲式变化:1月份额为阶段性高点,2月-3月份额下滑,4月份额再度回升,6-7月下滑。跨境型ETF规模主要集中在港股科技和美股科技板块。今年南下资金热度较高,1-7月跨境型ETF份额整体维持上升趋势。年初至今,股票型ETF月成交额占全A月成交额的比重与月末股票型ETF资产净值占万得A总市值的比重均呈现下降趋势,投资者对ETF的配置有所下滑。二季度随着市场热点的快速轮动以及个股行情的分化,部分资金更倾向于直接参与个股交易以捕捉短期机会,导致股票型ETF占比有所下降。个股推升的全市场成交额上升,也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股票型ETF的成交占比。
二、结构轮动加速:规模指数主导,行业偏好快速演化
股票型ETF中,规模指数ETF占比持续下降,从年初的75.9%降至7月的71.6%;主题指数与行业指数ETF占比则分别从14.1%、6.3%上升至17.3%、7.1%。
规模指数中,沪深300与科创50为主流品种,4月汇金增持后份额大幅提升,中证A500份额下降。科创50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情绪改善下,7月底净值相较3月底增长14%。行业ETF呈现分化。银行ETF增长显著,份额超160亿;煤炭ETF增长亦明显。医药ETF连续减持,份额减少超140亿。2-3月地产ETF大幅加仓,4月后受冲击普遍减仓。二季度AI资本开支推动半导体ETF持续加仓,银行ETF亦在5月后被显著增持。
三、汇金系资金追踪:稳市主力与流动性支柱
通过基金二季报中的单一持有人披露结合2024年基金年报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跟踪汇金重仓ETF资金动向。4月初对等关税冲击后,汇金迅速增持ETF,释放稳市信号。4月7日宣布增持并称将继续加大力度维护市场平稳,央行亦表态支持并提供再贷款。
根据季报披露数据,汇金资管二季度增持超2000亿元,主要集中于沪深300、中证1000、上证50和中证500。其中沪深300ETF合计增持规模超1300亿元,占比逾六成。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汇金增持108.74亿份、约422亿元,超越汇金投资成为第一大持有人。其余几只沪深300ETF亦被增持250-350亿元。中证1000ETF方面,汇金增持超125亿份、约400亿元,提升其在中小盘市场影响力。
部分ETF中,推测汇金资管与汇金投资合计持有比例超80%,故通过几大重仓ETF资金动向能够一定程度上跟踪汇金系资金动向。汇金重仓ETF如4只沪深300ETF与4只中证1000ETF在4月7日后大幅放量。沪深300 ETF合计份额4月21日达2592亿份,较4月3日增长16.18%。中证1000 ETF合计份额4月27日前增长30.72%,ETF大幅增持推动市场流动性改善,指数触底回暖。4月22日后ETF份额出现回踩,尤其沪深300ETF份额减少4.25%。对比二季度末实际份额变化与汇金增持规模,可发现非汇金投资者处于净卖出状态。若按照二季度平均成交价格估算,10只ETF非汇金资金合计净流出342.83亿元,实际流出或更高。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景气不及预期风险,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