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直播>>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精选:有色钨+eSIM+新零售+医药

海西一狼:四大消息解读,周四主线明确!

国内氟化工产业链公司汇总 半年报中淘“最靓的仔”

大盘缩量假阳星意欲何为 7月16日市场最强热点

股心:缩量震荡格局,情绪回暖能否延续?

皮球胖胖:空仓应对已经形成鬼市的市场

股海之虾:市场有惊无险,资金高低转换提速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兴业证券:布局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 推进海洋经济区域协同

    2025-07-17 12:17:05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将海洋经济提升至战略高度,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5.9%)。建议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2024年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4%,近五年CAGR为9.0%。关注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发展机遇。我国目前已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南海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对于海洋经济发展议题的讨论,是继3月12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后,政策层面又一次有力发声,进一步证明海洋经济的战略发展地位正日益提升。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同比+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海洋产业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增速均超14%,主要系能源转型背景下,海上风电装机量加速,以及2021年以来航运市场景气度上行推动船舶制造业订单回升。

      

    政策鼓励海洋经济发展,围绕两个关键点

      

    1)支持海洋新兴产业,此次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十四五规划指出聚焦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广东、浙江等沿海省市在相关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中,提出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2)以海洋经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十四五”规划将“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如上海、广东等响应国家号召,发布规划文件推动本地区海洋经济协同发展。

      

    海洋新兴产业布局加快

      

    2024年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4%,近五年CAGR为9.0%。关注海洋电力、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发展机遇,近五年CAGR分别为19.7%、12.8%,增速位列新兴产业第一、第二。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海洋电力市场潜力巨大,2024年海上风电装机70.2GW,同比+13.6%,克拉克森预测,2035年海上风电装机量将达到389.3GW;海洋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度有所回落,需求端不确定因素增加背景下,关注高附加值船舶与绿色船舶的结构性机遇;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或以海上生产装置(MOPU)为主,2024年全球海工船手持订单价值831亿美元,其中MOPU订单占比52%,海工船主要受油气开发活动需求带动,新造船价格高企、绿色转型路径不确定影响下,订单或温和增长,且仍将以生产平台为主。

      

    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

      

    我国目前已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中国南海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环渤海地区以天津、青岛等大型港口和沿海城市为枢纽带动区域发展;长三角地区以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布局;中国南海地区则在与“一带一路”创新协同发展上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风险提示: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新兴产业发展不及预期;3)绿色转型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