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直播>>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股海掠鹰:2023复苏行情趋势发展

黄智华:1月涨或奠定兔年上涨基础

第六感觉:春节后A股会有大戏吗?

股心:火爆收关,节后再战!

节后无论是否冲高都会回补缺口

趋势巡航:重仓持股​ 节后看涨

武人论股:小心!节后或有大变盘!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中国经济在2023年会是全球惟一亮点,港股机会比A股更丰富

    2023-01-25 11:31:0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证券市场周刊 特约丨张智威

      

    感谢《证券市场周刊》的邀请,很荣幸与业界同仁一起共话新年投资。

      

    《证券市场周刊》既是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老牌、传统媒体,也是跟上潮流和时代的新媒体平台。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很珍惜这个平台。

      

        

      

    对于兔年市场的展望,从我们研究的角度来说,随着中国疫情政策的迅速调整,中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将迎来一轮快速的修复。

      

      

      

      

      

    中国的经济有望在2023年2月开始强劲反弹

      

    我们都知道,由于高通胀的原因,美联储在过去10个月进行了连续加息。但加息完了并不等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消失了,相反,根据过去经验来看,这可能是刚刚开始。因此,我们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即将在2023年开始展现。市场主流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23年出现衰退。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就很可能会在2023年“一枝独秀”。因为在过去3个月,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的速度出人意料,我们已经看到,地铁出行人数、公路堵塞指数等高频数据出现了明显好转,北京等很多城市的第一波疫情在春节之前就出现了结束的迹象。这意味着,中国的宏观经济有望在2023年2月开始出现强劲反弹,尤其是和内需相关的服务业环比将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大幅好转。因此,在投资上,我们认为在2023年开年阶段,中国市场孕育着较为丰富的结构性机会,并且这轮股市的反转是宏观驱动的行情。

      

    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疫情的变化如此之快,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也迅速从过去两个月的极度悲观调整为相对乐观,各大投资机构所发表的报告也都建议投资者增持中国资产。而近期,在2022年对中国股票惟恐避之不及的海外投资者又回来了。从资金流向来看,他们选择的多是疫情后有修复预期的板块,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布局方向。

      

    首先,是消费行业。其基本面好转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因为疫情管控政策的转变,经济、经营活动逐渐正常化,一些在过去三年受到严重影响的线下消费可能会在2023年逐步走向正常。此外,一些服务业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复苏。

      

    其次,是科技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在于疫情之后带来的修复行情,其还具备行业政策180度转弯带来的利好,从此前严格的“平台反垄断”转变为支持行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平台经济等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与机会。

      

    最后,是新能源和自主创新相关的板块。这些行业的优质企业是中国经济中生产力最强的企业,不应低估他们在政策扶持下业绩超市场预期发展的概率。而且,从未来几年的角度,我们依然看好这些行业。

      

      

      

      

      

    港股的机会大于A股

      

    需要关注的是,在中国经济恢复的大背景下,A股和港股市场在兔年都值得乐观,其中,港股的机会大于A股。这主要是因为港股前期受压制时间更长,下跌幅度明显大于A股,估值水平也更低。如香港恒生指数过去两年下跌27%,而上证指数只下跌11%。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港股市场对资金的流动性更为敏感。作为重要的金融中心,港股市场定位于“立足中国、连接全球、拥抱科技”,使其始终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股票市场。因此,在2022年全球投资者抛售中国股票的过程中,香港股市受到的打击更为沉重。反过来看,在2023年全球投资者增持中国股票的过程中,香港股市的受益程度也将更明显。

      

    此外,就是上面提到的,中国对互联网企业的政策变得友好了。目前,在港股上市的都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但在过去政策的不确定下,很多机构对其都处于低配状态,而随着政策的转向,其在2023年进一步走强的潜力已经具备。

      

    (注:张智威系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