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31日明阳智能(60161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长江证券、东方证券、富蘭克林投信、光大理财、广发基金、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国投证券、国信证券、國泰君安國際、海通证券、华创证券、花旗环球金融、华宝基金、华福证券、华泰证券、辉瑞富投资、汇丰晋信、汇华理财、民生证券、摩根大通、南方基金、东吴证券、宁波银行、平安基金、瑞银期货、财通证券、摩根士丹利亞洲、UBS AG、博时基金、渤海证券、东北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问:公司上半年各个业务盈利能力变化情况?风机毛利率目前是什么水平?电站转让和发电的盈利能力是否有下降? 答: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11.47%;风机制造板块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改善,目前单独三季度风机制造毛利率接近盈亏平衡线附近;电站产品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目前看下降幅度不大,电站收益主要受电站自身盈利能力的影响,公司之前转让的电站盈利能力较好。发电收入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上半年运营的其中一个电站电网改造施工导致长时间停电,同时三季度是行业传统小风季,单季度发电小时数降低,影响了整体电站毛利率。 问:公司对于今年全行风机招标和装机规模的判断?明年装机量的预期情况如何? 答:据行业不完全统计,2025年1-9月国内招标规模约120GW,风电行业招标规模持续增长,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在近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全球1000多家风能企业代表共同审议并通过了《风能北京宣言2.0》,明确提出在“十五五”期间,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500万千瓦。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2035年突破20亿千瓦,并在2060年实现50亿千瓦。这一宣言提到的目标,公司从消纳、风场资源等角度评估,认为是比较中性的。 问:公司最新发布的50MW漂浮式产品具体出货节奏? 答:首先,公司发布的“新领军计划”不仅仅包含50MW漂浮式风电机组,还包括一系列全新一代中速紧凑半直驱技术产品(Medium-speed Compact Drive, MCD)。实际上是我们向市场传达的一些信号 明阳MCD系列产品是公司针对新时代新挑战发布的应对方案,具有“更可靠、更高效、更友好、更经济、更智慧”的特点,覆盖陆上与海上的完整产品线,可以应对沙戈荒大基地、中低风速区域等陆上、深远海极端复杂条件场景;这是公司进行的第二次重大技术跃升计划,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下降。 同时,明阳智能在过去的五年,一直在漂浮式技术上保持创新领先优势,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有了今天的16.6MW和25MW两款产品。目前25MW产品样机已经在制造中,预计2026年下线并投放市场。50MW漂浮式产品目前处于设计验证阶段。 问:公司供应链端成本是否有下降空间?大部件是否有供应压力? 答:按出货结构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6MW以上出货占比77%左右,预计2026年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于大部件的需求是增加的,2025年抢装期间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基本能够满足主机厂需求。此外,公司通过绑定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深度合作,缓解零部件压力。供应链价格目前正在初步询价阶段,预计明年初会有初步采购价格结果,目前从主机厂角度希望供应链成本进一步下降,为公司明年盈利改善目标实现打好基础。 5、公司对于明年风机价格及毛利率修复幅度的展望? 预计未来风机价格将继续小幅回升。主要由于:1)“反内卷”相关政策的执行;2)招标量充足,在需求稳定情况下,各主机厂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且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占率相对稳定;3)目前风电行业已在行业协会牵头下建立自律委员会和价格监督机制,目前看执行的比较好。 6、陆风增值税退税政策对公司影响? 政策主要变化为将陆上风力发电的增值税税率由之前的“即征即退50%”政策,调整为“全额征收”,增值税政策变化将增加陆上电站项目的税收负担及现金流压力、降低项目投资回报率。公司会积极应对政策变化,通过降本增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手段持续提升项目收益率。目前看来,这个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 公司本次业绩交流会包括对未来行业的预测、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前瞻性陈述,并不代表公司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明阳智能(601615)主营业务: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
明阳智能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263.04亿元,同比上升29.98%;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下降5.29%;扣非净利润5.81亿元,同比下降14.47%;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1.61亿元,同比上升8.5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上升5.3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526.18万元,同比下降22.56%;负债率69.98%,投资收益2.35亿元,财务费用3.69亿元,毛利率11.4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4.7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8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07.71万,融券余额增加。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