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突发!六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2025-10-10 16:47:51
来源:证券之星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10月10日,超硬材料概念盘中强势拉升,四方达涨超8%,盘中一度涨停;黄河旋风上涨6%,盘中同样一度涨停,三超新材、博云新材、惠丰钻石等表现活跃。
消息面上,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包括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的人造金刚石单晶(不管制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具有相关特性的人造金刚石线锯和人造金刚石砂轮、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PCVD)设备以及DCPCVD工艺技术。
据了解,超硬材料是指硬度特别高的材料,通常其维氏硬度值超过40GPa。从分类来看,超硬材料可以分为天然超硬材料和人造超硬材料两大类,天然超硬材料主要包括金刚石(钻石)和黑钻石,而人造超硬材料则包括聚合钻石纳米棒(ADNR)、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CVDD)以及多晶立方氮化硼(PCBN)等。
从超硬材料产业链的上游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原材料和设备两部分,原材料中,主要分为石墨与触媒剂两类;在关键设备部分,主要是分为六面顶压机和CVD设备两大块,目前,六面压顶机已经基本上实现全面国产化,但半导体级CVD仍有较高的进口依赖度。
中游产业主要包括工业金刚石制造、培育钻石、切割工具和金刚石薄膜微粉等,目前,我国在超硬材料领域中游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国产垄断。
从下游区域的应用上来说,超硬材料的应用领域分布范围较广,从新兴产业到传统能源开采再到消费零售产业,超硬材料都有着极其关键的地位。
目前,我国超硬材料处在爆发增长阶段,但是由于以往西方垄断设备与技术指标上的限制,我国超硬材料行业较国际材料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郑州三磨所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标志着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成功突破美苏封锁。然而直至2000年,国产六面顶压机方才成功实现量产,大幅降低了人工金刚石通过HPHT生产的成本。
2005年,我国超硬材料产业开始逐步出现政策引导驱动产业发展,科技部将“大颗粒金刚石”列入“863计划”,催生了中南钻石等中游头部企业。直至2010年,中国金刚石年产量突破100亿克拉,全球产量占比上升至近80%。
从2016年至今,我国“领跑者计划”降本需求引领产业“国产化”破局,从光伏切割革命到培育钻石爆发再到半导体破冰直至目前的工业金刚石全球产能垄断,超硬材料行业从“打破封锁”完成向“中低端产能垄断”的发展,正迈向“高端技术自主”的攻坚跃迁,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双轮重构全球超硬材料权利格局。
从2023年开始,凭借河南集群产业链产能垄断,我国工业金刚石产量占比达全球95%以上,同时受到光伏需求红利,线锯70%以上国际市占率同样帮助中国贯彻超硬材料行业产业中游全球供应链的市场主导权。
中信证券认为,与2024年8月1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对于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相比较,此次出口管制的范围由技术、设备扩展到直接应用于终端的材料和制品,可能对海外下游客户和国内生产商生产显著的影响。
根据《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地图(2023年)》,2022年中国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的95%,此次出口管制涉及的产品2024年出口金额超过2.7亿美元,出口管制实施后海外的人造金刚石制品厂商和下游客户或面临供应链压力,出口管制使得超硬材料的战略属性进一步凸显。
这里证券之星为大家整理了部分超硬材料概念股,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概念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黄河旋风:公司国内超硬材料行业产品科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公司启动了“面向高端应用场景的CVD多晶金刚石薄膜开发”项目,成功开发出了多晶金刚石热沉片,导热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2、中兵红箭:军工特种装备与超硬材料并举,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是全球最大工业金刚石和 CBN 制造商,产品涵盖人造金刚石单晶、复合片等
3、国机精工:公司在MPCVD合成金刚石方向上持续布局,在金刚石散热片、光学窗口片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4、四方达:公司是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聚晶金刚石拉丝模坯生产企业,公司年产70万克拉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项目可用于生产高品质大尺寸超纯CVD金刚石
5、三超新材:公司专注于超硬材料工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工具)和半导体制造相关设备
6、中钢天源:主营磁性材料及检测服务,附属从事实验用特种石墨材料研发,用于超硬材料合成等领域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