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9月5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浦银安盛基金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微导纳米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现场参观) 调研纪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994.82万元,同比增长33.42%,半导体设备收入19,353.6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18.45%。半导体在手订单达23.28亿元,较年初增长54.72%。公司iTomic HiK、MeT系列LD设备和iTronix MTP系列CVD设备获批量订单,PE系列设备在逻辑与先进封装领域取得突破。推出iTomic Spatix系列空间型ALD设备,支持高产能存储芯片制造。CVD设备在硬掩膜工艺实现产业化突破,进入存储芯片量产线。公司研发人员349人,超60%研发投入集中于半导体领域。可转债募投项目正推进智能化工厂与研发实验室建设,提升产能与研发能力。 2)鸿泉物联 (浦银安盛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业绩说明会&现场参观&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21%,主要得益于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控制器及软件平台业务增长。智能座舱收入同比增156.93%,控制器增63.94%,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两轮车智能化趋势明确,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市场潜力大。重卡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6%,下半年预期向好。公司已获欧盟eCall认证,国标eCall预计2027年7月1日实施,覆盖M1和N1车型。公司变更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以优化股权结构,并将通过现金分红等措施提升投资价值。 3)国能日新 (浦银安盛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反路演活动) 调研纪要:公司已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旷冥”新能源大模型3.0版本,提升功率预测精度与极端天气响应能力,并应用于电力交易等场景。2025年1-6月净新增电站用户1,116家,服务总数达5,461家,续费率超95%。受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四可”管理政策推动,分布式预测需求上升,成为增长主力。市场竞争以第三方专业厂商为主,大型企业参与较少。因设备收入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功率预测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后续服务收入确认或将改善毛利水平。
浦银安盛基金成立于2007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3629.94亿元,排名28/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1713.39亿元,排名31/210;管理公募基金数210只,排名31/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36人,排名34/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2.04,近一年增长115.43%。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浦银安盛港股通科技指数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12日。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