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7日美联新材(300586)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的EX电子材料是以哪种形式切入M8级别半导体赛道? 答:公司子公司辉虹科技一直从事颜、染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该公司多年前已产业化生产出EX材料,美联新材的控股子公司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完成对辉虹科技的全资收购,以此切入到M8级别半导体材料赛道。 目前,全球日本某知名企业和台湾某知名企业直接购买辉虹科技EX单体批量生产M8级别CCL,其他客户均购买EX树脂材料。 2.请问目前公司EX电子材料单体和树脂的出货情况如何?日本最大的客户,后续是只买单体还是会尝试购买树脂 ?公司的EX单体推出时间早一些,日本某知名企业和台湾某知名企业已批量采购用于M8级别CCL板的生产;EX树脂于2025年春节前后研发完成并开始送样,导入周期较长但客户粘性高,目前已有2-3家客户完成导入,部分企业处于工程化测试阶段,预计2025年四季度随着M8、M9市场需求增长,合作意向将逐步达成。 日本客户目前主要采购单体,但未来也有可能购买EX树脂,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供货。 3.EX材料在日本客户的M8级别供应链中处于什么地位?在M8级别的板中添加量是多少? 据了解,该日本客户的M8级别CCL板的研发是基于公司EX电子材料实现的,目前该级别板仅使用公司的EX电子材料,公司应该是其独家供应。 M8级别的CCL板尺寸比较固定,每1万张板出货大致需要用1吨EX单体材料。 4. 单体到树脂的转化率是多少? EX树脂中单体含量大约50%。 5.请问是否要生产M8级别的板必须用到EX电子材料? 目前M8级别的CCL所使用的碳氢树脂主要包括EX、ODV、BCB三种,三种碳氢树脂各有优缺点,部分客户采用三种树脂复配使用据下游客户反馈,公司的苊烯(EX)树脂性能优越且价格合适,性价比高,复配添加公司苊烯(EX)树脂的比例有望高达70%。 6.请问EX电子材料的产能规划? 公司尽快将产能扩大到500吨/年,明年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扩产能,具体视行业发展态势及市场需求情况来制定。 7.公司如何看待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目前采取哪些措施保持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EX电子材料在国内是独家经营,拥有较高的专利壁垒。后续公司将致力于持续优化现有产品的技术指标,不断迭代升级,研究Df值更低、Dk值更优异的电子材料,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行业领先优势。 8.公司的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的进展? 公司普鲁士蓝正极材料进展顺利,材料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电池的应用要求,近期二轮车换电、直流屏等示范项目将落地。 9.国内算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客户采购公司EX电子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 因性能优异,大型企业的算力中心未来将首选用M8及以上级别的CCL,对行业需求有明显的提振作用。 客户看重公司EX电子材料的核心原因包括Df值(低介电损耗很低,能够达到0.0005-0.0006的等级;Dk值(低介电常数)低,约2.54;加工性能特别好,可堆叠到40层;具有阻燃性、耐高温、无卤等优点。使用该材料的覆铜板应用于算力中心后,单位信号运算预计能节约30%电力成本,并减少散热设施投入,能够同时降低算力中心建设成本及后续运营成本。 10.中报业绩不佳,公司下半年业绩趋势如何? 上半年虽然公司净利润亏损,但主要产品色母粒、三聚氯氰、湿法隔膜、颜料等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均呈增长态势,市占率均有所提升,半年度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三聚氯氰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但目前其价格已止跌稳。如下半年价格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好的价格区间,将对公司的业务有积极影响。 11.公司目前向下游哪些企业送样?是否会直接向PCB企业送样? 在EX电子材料领域,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CCL公司,目前较少直接给PCB企业供货。 12.EX材料明后两年价格趋势是什么情况? 公司目前对于EX电子材料的价格策略是保持稳定。 13.EX材料与其他材料是替换的概念吗?与其他材料相比,该材料有哪些优势?目前验证的进度是怎么样的? EX电子材料并非替换现有材料,而是实现半导体技术等级从M6、M7升级迭代升级到M8及以上,M8级别覆铜板的技术标准正是基于使用EX电子材料完成的研究开发。认证和验证的进度因下游客户而异,M8级别的CCL厂商公司基本完成了送样。
美联新材(300586)主营业务: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塑料着色一体化解决方案。
美联新材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78亿元,同比上升3.1%;归母净利润-1619.25万元,同比下降146.89%;扣非净利润-816.57万元,同比下降121.79%;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3亿元,同比下降0.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559.39万元,同比下降418.9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733.39万元,同比下降250.33%;负债率36.6%,投资收益218.45万元,财务费用1168.06万元,毛利率7.7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59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