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股市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清明期间市场信息大跌会是机会吗?

热点精选:半导体+稀土永磁+石墨烯+医疗器械

A股强弱的最好甄别时段大A能否再次走独立行情?

至少是一个反弹底,节后红盘可以期待

清明节后A股会有戏吗大盘下周面临更大考验!

常长亭:不必过分紧张已生锈的关税镰刀

4月震荡整理中去找到低点结构的确认动作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浙商证券又遭监管处罚,合规风暴叠加业绩滑坡,去年营收降10%折射业务结构隐患

    2025-04-07 15:42:06 来源:证券之星原创
      

    3月28日,浙商证券因存在内控问题,证监会责令其针对投行业务存在的多项问题进行整改,并对该公司投行业务两位相关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而在此前的1月10日,浙商证券刚刚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措施,相关业务负责人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证券之星注意到,业绩方面,3月24日浙商证券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158.16亿元,同比下降10.33%,尽管净利润有10.17%的增长,但营收下滑仍凸显业务结构的脆弱性。内部管理上,研究所人事风波不断,员工爆料离职遭刁难、竞业不合理等问题,对公司形象造成一定冲击。

    又遭监管重锤,合规风控响警钟

    2025年开年以来,浙商证券已多次收到监管罚单。

    1月10日,浙江证监局指出,浙商证券存在为部分投资者提供变相融资服务,异化为杠杆融资工具;未识别客户交易目的,变相成为交易对手方交易通道;未使用交易所专用对冲账户进行对冲交易;干预控股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独立性运作等问题,被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相关业务负责人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仅仅两个多月后,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行政执法决定中,两条涉及浙商证券。经查明,公司存在质控现场核查不到位;内控流程不规范、内控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质控内核关注问题等情况。

    基于此,证监会责令浙商证券针对投行业务问题整改,并对投行业务相关两位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证券之星注意到,回顾2024年,浙商证券也同样未能摆脱监管处罚。11月16日,浙江证监局因公司在投资银行业务和IPO项目中存在部分尽职调查工作履职不到位,个别项目保荐费收取过低、存在不正当竞争情形,对其开出罚单。

    10月15日,其全资子公司浙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因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未遵从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规定和其他监管规定,遭香港证监会谴责及罚款266 万港元。如此密集的处罚,暴露出浙商证券在合规与风控体系建设上的重大缺陷,也让市场对其业务开展的规范性产生严重质疑。

    营收增长乏力,人事风波不断

    3月24日晚间,浙商证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158.16亿元,同比下降10.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10.17%;扣非净利润19.12 亿元,同比增长9.74%。

    其中,公司2024年的利息净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31.11%;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48亿元,同比增长68.5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11亿元,同比下滑6.21%;其他收入业务94.16亿元,同比下滑21.14%。

    在 2024 年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同行中虽也有部分券商营收下滑,但浙商证券的营收降幅较为突出,这反映出其业务结构的脆弱性以及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业务拓展与应对能力的不足,后续如何扭转营收下滑态势、优化业务结构,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紧迫难题。​

    与此同时,近期浙商证券研究所因人事问题陷入舆论风暴中心。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位前员工爆料,在提出离职后遭遇诸多“故意为难”,包括被要求退还上一年度年终奖、提出离职2个月仍未办完手续、启动竞业1年等,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职业发展。该员工为工作 1.5年的应届生,并承诺爆料属实愿承担法律后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事件曝光后,更多在职、已离职员工及前实习生纷纷集中爆料,内容涉及 “竞业只为难应届生,不为难首席分析师”“年终奖变忠诚奖,一年内离职就要退还”“0薪水实习一年最后被通知不通过”“研究员解除竞业需赔偿10倍工资”等。

    证券之星注意到,尽管浙商证券在3月22日回应称高度重视,会积极解决分歧、处理争议、消除误会,尊重员工职业选择;3月26日再次发声已为离职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并解除相关竞业协议,但事件已对公司形象造成严重损害,也暴露出公司内部在员工管理、激励机制、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矛盾。

    股权收购前景尚待厘清

    就在业绩预告公布同时,3月23日,国都证券3000万股股份拍卖被浙商证券以5704.2万元竞得。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去年12月8日,浙商证券宣布拟以现金方式受让重庆国际信托等 5 家转让方持有的国都证券部分股份以来,收购进展就备受市场关注。

    然而,交易推进过程并不顺利,最终交易文件签署时间多次延迟。先是由2023年12月31日推迟到2024年2月28日,后又因交易各方推进决策程序需要,将时间修改为2024年3月31日前。

    对于浙商证券而言,此次收购事关重大,后续如何实现与国都证券在业务、人员、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是巨大挑战。

    而一旦整合效果不符合预期,不仅前期投入无法收回,还可能因内部冲突与业务混乱导致业绩下滑。而收购进程的不确定性,也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疑虑,影响市场信心。

    当下,浙商证券正处于多事之秋,监管处罚、业绩压力、人事争议以及收购不确定性等多重困境交织。若想重回正轨、重拾市场信心,必须痛定思痛,全面加强合规体系建设,提升风控能力,优化业务结构以改善业绩表现,妥善化解内部矛盾稳定人才队伍,并高效推进股权收购及后续整合工作。未来浙商证券能否突破困境,市场正拭目以待。(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