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标普500指数周二迎来了近四周以来的首次收盘新高。这一强劲表现让许多投资者开始思考一个关键问题:现在进场是否为时已晚?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亮眼涨幅后,投资者对于当前是否是合适的入场时机感到犹豫不决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华尔街有句俗话:“树不会长到天上去”,意思是市场不会永远单边上涨,总会有回调的时候。
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股市创出新高通常会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显著影响。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股市创出新高其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根据Carson Group首席市场策略师Ryan Detrick提供的数据,自1957年标普500指数以现代形式成立以来,该指数平均每三周就会创下一个新高。
这并不意味着股市不会经历长时间的下跌,熊市存在,但却相对罕见。相反,那些长期持币观望、等待市场回调的投资者,往往会错失大量的上涨机会。
Detrick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投资者经常问我们,是否应该在股市创历史新高时买入?我的观点是,不要害怕新高。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在创下历史新高后的12个月内,有71%的概率继续上涨,平均涨幅为8.3%,这基本上符合正常的市场回报率。”
当然,市场并非每次都会按照这样的模式运行。例如,标普500指数曾在2022年1月3日创下4,796.56点的历史高点,但随后一路下跌,最终在当年10月跌入熊市,最大跌幅达25%。这次调整也导致市场用了超过两年时间才重新突破当时的历史高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熊市只是市场的“特例”,而非“常态”。从长期来看,股市的整体趋势是向上的,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以来,美股长期处于上涨趋势。
尽管历史数据支持长期持股,投资者仍需要关注当前市场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最近几个月,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潜在威胁,而这些风险在当前市场高估值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一个是高估值风险,美国大盘股的估值已接近历史高位,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高估值可能成为调整的导火索。另一个是季节性因素,根据Detrick的分析,美国总统选举周期中的第一季度,通常是四年周期中表现最疲软的时期之一,这可能对市场走势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仍在观望的投资者来说,现在是否应该入场,取决于个人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从历史经验来看,股市创历史新高并不意味着涨势已经结束,相反,它往往是市场继续上涨的正常现象。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盲目等待市场回调可能会错失良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