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个股资讯>>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绍兴:八月桂花香之开门红长亭:理清这轮牛市性质

雄鹰:怎样搭乘主力顺风车上官:维稳就是压倒一切

浩瀚:八月的重要变盘节点隐者:高位运行消化压力

武人:三大事或许引爆八月江南:大盘紧盯二个点位

昆仑:从英特说妖股的玩法智华:稳定提高把握哪些

龙一:资金再度聚焦科技股 雄鹰:下周收复20日线

第六感:八月会继续上涨吗灯塔:八月开门红可期待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台积电、英特尔争霸启示录 至纯科技拟引“战投”开产业年内先河

    2020-08-01 16:22:01 来源:财经网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原标题:台积电、英特尔争霸启示录 至纯科技拟引“战投”开产业年内先河

      近日在美上市科技股财报倍受资本市场关注,特别是半导体芯片行业中,受英特尔自曝芯片由台积电代工后,台积电、英特尔、AMD的财报和资本大战愈演愈烈。这场“三国杀”的背后的深刻原因为何?对我国芯片代工业发展有何启示?近期国内相关产业链上的资本市场有何动态?

      AMD财报出炉,将英特尔、台积电和AMD三巨头在美股市场上的劲飙又推升到了新的高度。AMD二季度净利润1.57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的3500万美元。美东时间7月30日,AMD股价涨至78.2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而日前宣布预定台积电明年18万片6nm产能的英特尔继续下探,近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已达20.55%;同期,台积电累计涨幅18.64至79.93美元,市值达4145亿美元,比前两者市值之和还高1186亿元。

      台积电先胜一筹 全球芯片专业代工将深化

      尽管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22%的成绩也不算“寒酸”,但比起AMD和台积电则相去甚远。在摩尔定律之下,拥有全产业链构架英特尔与两位在各自领域优势更加突出的对手相比,为追求大而全反而暴露出短板——英特尔是全球少数仍采用IDM模式(设计、制造、封测、销售,无不包揽)的芯片巨擘,此模式的麻烦在于,一旦其中一环跟不上,很易影响全产业生产——刚刚曝出的因7nm工艺难产而转求台积电一事,成了反面教材。

      英特尔的10nm以及下产品反复迟到,反映了IDM模式在先进制程发展上的弊病。伴随着高昂的资本支出(5nm资本投入为14nm 两倍以上)与制程升级的研发投入,英特尔以往优势成了发展瓶颈。另一方面,作为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对手,AMD已开始出货7nm处理器芯片,而且AMD对台积电的7、7+nm芯片的订单增加到20万片。英特尔与AMD的订单导致台积电明年上半年先进制程产能很可能维持满。

      逻辑芯片格局将加速演化。如苹果已宣称将于年底推出自研Mac处理器,NVIDIA于今年5月发布了7nm制程的图像处理器,这使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受到挑战;而在云服务器芯片领域,英特尔暂时还拥有“护城河”。长期而言,到底是台积电的专业代工模式将胜出,还是后者的IDM模式笑到最后,还不好下定论;但业内和资本市场刚刚发生的轩然大波,则证实台积电已明显跑赢英特尔一筹。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芯片专业代工必将驶上深化之路。

      中国芯片代工及产业链发展势必加快 中芯国际产业链首家公司引“战投”

      近年来我国国内集成电路供应缺口巨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在《以产品为中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演讲上表示,截至2018年,行业贸易逆差达2275亿美元。另据中国报告网报道,台积电占据了2018年全球晶圆制造56%的市场份额,中芯国际、华虹和武汉新芯合计占比为28%。中芯国际是大陆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跨国经营型晶圆代工厂,已具备成熟的0.35μm-14nm制程代工能力。基于我国芯片业自主可控的战略诉求,以及全球芯片圆晶代工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均要求中芯国际及公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

      市场角度看,IHS Markit预测2020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规模将达到585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861亿美元;其中先进工艺占比从2020年36%升至2025年的50%。中芯国际已是全球仅有的5家具备14nm量产能力的厂商之一,2019年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为5%,公司及上下游产业链公司潜在的发展空间,显而易见。

      中芯国际已完成IPO上市,战略配售金额共242.61亿元,配售对象共29家。有14家为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公司,其中近半数为中芯国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公司上海新阳,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家具备少量12英寸硅片供应能力的公司中环股份和上海新昇,刻蚀设备公司中微公司,以及清洗设备公司盛美半导体和至纯科技。

      年内,A股上市的芯片产业再融资热情上升,中兴通讯、富满电子等4家公司完成定增,梳理后可见业内65家公司中还有13家业务集中度较高的公司申请定增。截至目前,主业致力于封装的通富微电与晶方科技定增项目融资预案已获证监会核准;在中芯国际产业链公司中,至纯科技是第一家拟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

      来源:财经网

      至纯科技定增预案引关注

      至纯科技本次定增预案拟募资14.9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认购方中,北京集成电路、中芯涌久、国改基金、博辰投资、津联海河的认购比例占比超8成,与此5家机构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公司对接高纯工艺系统及半导体湿法清洗装备业务下游客户资源,与寻求上下游并购机会。可见至纯科技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思路非常清晰。

      至纯科技计划引入的战略投资方一览:

      来源:至纯科技公告

      至纯科技于今年4月披露的公告显示,本次拟增发的股票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甲方股票交易均价的80%。双方经协商一致,确定本次发行股票的认购价格为25.62元/股。认购方在本次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值得注意的是,以7月31日至纯科技的收盘价44.26元计算,较已确定的发行价已上涨73%,若5家机构按此前方案认购,账面浮盈约9亿元。

      日前,凯莱英、欧菲光相继发布修订版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预案,将定价发行、锁定期为18个月,改为以询价方式参与认购、6个月内不得转让的预案;同时,认购方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已不见。以凯莱英未修改之前的定增预案为例,如果高瓴资本按其认购,账面浮盈将高达18亿元;再加上募资用途由“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改为生命科学开发等4项细分投向,引发市场对公司真实定增引入投资者的意图颇为诟病。

      这也让市场更为关注至纯科技定增计划的进展,是一场资本“游戏”,还是公司真实的战略发展意图,其是否符合长期需要。

      好赛道上的后起者 猛操作后引入“战投”是刚需

      2017年上市后在原有高纯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湿法工艺设备的至纯科技,为集成电路领域的下游客户提供高纯工艺系统服务和工艺装备。随着半导体芯片工艺技术节点进入28纳米、14纳米等更先进等级,工艺流程的延长且越趋复杂,因先进工艺对杂质的敏感度更高,尺寸更小的污染物的清洗也就更困难,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不良率上升。

      可以说至纯科技进军的半导体设备领域,是整体产业链中一条不错的细分赛道——虽无法企及特例台积电的惊人毛利率(近年来在50%上下浮动),但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去年整体毛利率约37.7%,仍高于封测类的12.6%和硅片业的33.2%。而且相对圆晶代工,清洗机的技术门槛较低,不会激起尖锐技术壁垒,比较容易实现全面国产化。

      目前全球市场范围内,主要的湿法设备厂商以日本和欧美为主。至纯科技跻身中高端湿法制程设备与服务后,与北方华创和盛美成为国内目前仅有的3家在该领域立足的企业,但3家公司合计的市占率还不足10%。

      虽经后发追赶,但起步晚是业内需要面对的事实,至纯科技也是如此。继高纯工艺后,中芯国际又成为至纯科技半导体湿法设备的主要客户(其他客户还包括北京燕东、TI、华润等),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半导体设备的营收逾8166万元,毛利率为32.08%,占总营收之比为8%,孤立地看,此成绩已属难能。

      但如果把审视的镜头拉高,就会发现至纯科技是如何在正确的战略之路上跌跌撞撞。今年一季报,至纯科技非流动负债增至5.24亿元,负债合计跃升到18.40亿元,均创上市以来新高;现金流压力继续攀升,一季度降至-1.64亿元,公司解决财务压力、调整财务结构的诉求非常强烈。而如果这要完全归因于的战略选择有误,未免草率。公司预收账款高达1.66亿元,库存达到7.23亿元,亦联袂刷新上市以来记录,应收款7.48亿,较去年末的高峰值回落0.08%——“三高并存”,凸显运营模式需要被重塑——一季度资产周转率仅0.03次,在A股芯片业上市公司中,已处于底层梯队。

      至纯科技近9年来的投资支出基本上呈持续上升,主要是因为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资金所致,去年接近对珐成制药完成100%收购、以及全盘收购上海波汇科技,再加上湿法工艺设备方面的投入,导致投资活动净流出额达到5.2亿元之巨。可以说,公司已经过了快速扩张到择路的阶段,接下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机构来调整内部治理环境、改善财务结构,以及拓展上下游资源运营模式,为大势所趋。

      至纯科技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统计(单位:亿元)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