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市场>>个股资讯>>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老怪:股市亟待正本清源智华:消化压力关等待领涨点

天尊:下周迫近3100点展锋:弱势震荡,或有继续下杀

邢星:大盘缩量调整释放短期风险老K:缩量整荡整理!

浩瀚:大盘下周探底回升掠鹰:阶梯调整结束螺旋上行

灯塔:下跌中继还有低点股痴:沪市下周再冲3300点!

彬哥:下周市场展望及预期先河:静静等大盘短线止跌

隐者:大盘下周有个止跌反弹集结号:警惕回踩生命线

  • 视觉中国惹众怒爆发视觉中国们的黑洞产业链
  • 视觉中国80%营收源于“维权”?小心这些雷股
  • 社科院报告预警,事关养老金看牙花了一半首付
  • “报喜鸟”创始人因车祸去世顾雏军案再审改判!
  • 房东和开发商联手出货北上资金4天净流出90亿
  • 一代手机巨头落幕央视曝光:进价85元标价2.8万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交控科技“带病”冲刺科创板 诸多财务数据真实性不足

    2019-04-14 07:11:01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交投控股应收账款增长太快,这种不需要考虑收现效率的创收方式,虽然能够一时带动营业收入的增长,但是资金滞留与纸上利润的弊端,也指向了交控科技存在放松商业信用政策而刺激收入增长的不合理性。

      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关键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以及信号系统总承包,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的核心技术,成立于2009年12月的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近日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IPO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新股,募资5.5亿元。

      分析该家公司招股书,《红周刊》记者发现交控科技报告期内的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太快,这种不需要考虑收现效率的创收方式,虽然能够一时带动营业收入的增长,但是资金滞留在纸上富贵的弊端,也指向了交控科技存在通过放松商业信用政策而刺激收入增长的不合理性。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的营业和采购方面数据还存在财务勾稽上的不合理,让人怀疑其数据的真实性。

      过度赊销提升坏账风险

      招股书显示,交控科技的营业收入有明显波动现象,报告期内(2016年~2018年)分别录得88650.20万元、87961.98万元和116252.05万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幅为-0.78%和32.16%。相较营收的波动表现,公司的应收款项却出现了连续大幅增长,从2016年年末的3.98亿元快速增加到2018年年末的8.8亿元,其中2017年同比增长了15.44%、2018年增长了91.44%。从应收款项金额来看,其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的33.32%、35.03%和46.25%,呈明显增长态势,尤其是2018年的应收款项数值更是占到了同期营收的75.69%,如此结果意味着该公司报告期内销售出去的货物有很大一部分是未能收回现金的,仍滞留在应收款项等经营性债权之中,如此做法虽然表现上提升公司营收规模,但对企业却造成了明显资金使用压力,进而导致公司高负债前行。报告期内,公司负债率分别达到了76.78%、76.86%、80.71%。

      营运资金滞留的情况从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也能得到相应体现。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44次,到了2017年时,下滑至1.96次,2018年进一步下降至1.69次,此组数据体现出公司资金滞留情况是越来越明显的,而资金滞留现象的越来越明显,显然也使得公司的回款风险也在不断提升中(如表1所示)。

      就交控科技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来看,账龄在1至2年的应收账款,2016年年末为5582.30万元,2017年则增至9987.47万元,2018年则进一步增长到了10157.49万元;账龄2至3年的应收账款,从2016年年末的985.32万元增加到2017年年末和2018年年末的3667.96万元、8826.36万元;账龄在3至4年的,则从2016年年末的190万元一路增长至2018年年末的1290.97万元。正是在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不断增长下,公司坏账损失也是明显提升中,仅2018年的坏账损失金额就高达2049万元,要知道这一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也不过才6016万元,显然,坏账损失对公司利润侵蚀是不容低估的。

      对于交控科技这种不需要考虑收现效率的创收方式,虽然能够一时带动营业收入的增长,但是资金滞留与纸上富贵的弊端,也指向了交控科技存在过度放松商业信用政策而刺激收入增长的不合理性。

      现金流数据混乱

      除了过度赊销带来的负面问题外,《红周刊》记者发现交控科技现金流数据也存在异常情况,其各年度收入与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并不合理。

      招股书披露,交控科技2018年的营业收入有116252.05万元(如表2所示),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信号系统项目总承包(本年度有109882.51万元),此外有少量的维保服务收入(本年度有3154.85万元)和零星销售收入(本年度有3214.68万元)。

      由于交控科技产品具有多样性,适用的税率也有多种,而且还享受自有软件产品销售的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虽然公司在招股书没有详细指出各项收入的税率情况,但对信号系统项目总承包按3%、维保服务收入和零星销售收入按6%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则2018年的含税营业收入大约是119857.95万元。

      前面已经提到,在交控科技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2018年的应收款项出现了大幅增长,就这年年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87990.12万元、坏账准备4207.74万元合计来看,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合计要新增44077.13万元,与同期含税营业收入勾稽,理论上将有75780.82万元含税收入收到了相同规模的现金流入的。

      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8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93623.81万元,仅凭这个金额来看,不仅覆盖了75780.82万元的含税收入,而且还有一部分富余。不过,2018年年末的预收款项31825.95万元相比于上一年年末出现了12522.36万元的大规模增长,这是提前收到的现金流量,并不是本年度收入的现金流入,将这部分新增的预收款项剔除,则实际上与本年度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流入金额为81101.45万元,这显然是比同期含税营业收入要多,两者间出现了5320.63万元的差额,那么这多出来的现金流入又去了哪儿呢?

      虽然2018年“收到的税费返还”现金流入还有2745.71万元,不过就算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上述各项数据之间依然不能相互匹配。要知道上述分析中采用3%的税率测算倾向于谨慎的分析,如果按6%还是按17%税率来分析,则将会出现类似的数据勾稽上误差。

      与2018年类似,2017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应收款项也是不匹配的。在2017年营业收入87961.98万元基础上,考虑各项收入的增值税之后,则含税营业收入大约是90469.10万元。与此同时,这年年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45962.01万元与坏账准备2158.72万元合计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新增了6259.98万元,意味着与这年营业收入相关现金流量流入了84209.12万元。

      实际上,由2017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82096.29万元以及预收款项减少额8766.27万元可知,这年现金流量流入了90862.56万元,比理论上应该出现的现金流入84209.12万元要多出4355.84万元,即使我们考虑了这年“收到的税费返还”现金流入1841.18万元,可结果依然偏差数千万元。

      报告期内连续两年出现了数千万元的营业收入与应收款项、现金流量在财务勾稽上不匹配现象,显然这是值得怀疑的,其营收、现金流量、债权数据中至少有一个是不太正常的。

      报表数据不支持采购真实性

      报告期内,除了上述与营收相关的现金流数据出现异常外,其采购方面数据同样存在数千万元的异常。

      招股书披露,公司2018年生产性采购总额为67065.36万元(如表3),主要采购板级元器件、电路板、电气配线、结构件、辅材等,由于5月1日起相关增值税税率从17%下调至16%,那么从其月均采购额的角度分别考虑前四个月和后八个月的增值税,则2018年含税生产性采购总额大约为78019.37万元。

      依据财务勾稽原理,和这样的采购规模相匹配的,必定是财务报表中有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或者应付账款等经营性负债新增额,否则所披露的采购情况是不能让人相信的。

      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全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有38308.03万元,此外这年的预付款项相比于上一年减少了1341.92万元,一般情况下这是因为在本年度对预先支付的现金确认了采购而形成的,因此,考虑了这部分预先支付的现金,则本年度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流出了39649.95万元。

      将2018年含税生产性采购总额78019.37万元和现金流量39649.95万元做比较,可以发现还有38369.42万元含税生产性采购额因没有付现需要形成一定新增负债,体现为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有相同金额的增长。

      然而资产负债表显示,2018年年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98934.91万元,合计金额虽然相比期初金额大幅增长了31902.15万元,但与上述理论新增负债相比,仍有6467.27万元差额,即这一年仍有6467.27万元含税生产性采购既没有获得现金流量的支持,也没有形成相同规模的应付款项新增额。

      除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购建可能对上述应付款项形成一定影响之外,招股书并无更多对6467.27万元差异金额形成合理解释的信披,而2018年长期资产的增加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相差也仅几百万元而已,显然是不可能对冲掉采购数据勾稽结果形成的数千万元差额的。

      2017年的生产性采购中也存在同样的差异问题,对这年的生产性采购总额按17%税率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之后,可知这一年含税的生产性采购总额有63310.22万元,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50575.09万元在剔除预付款项新增额之后,与当年采购相关的现金流量流出金额为48740.57万元。由此可合理推知,还有14569.65万元的含税生产性采购额没有付现,从而使得应付款项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

      然而2017年年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67032.76万元只比上一年增加了12729.02万元,虽然金额不算小了,但是跟同期款付现的14569.65万元的含税生产性采购额相比较,还有1840.63万元的差异而无法由长期资产增加等其他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释,让人对其采购真实性保持合理的质疑。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